音响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7 音响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案 1绪 论 ?1.1?引言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要求越来越高。音频是多媒体中的一种重要媒体。人能够听见的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大约是 60Hz-20kHz 其中语音大约分布在300Hz-4kHz之内,而音乐和其他自然声响是全范围分布的。 如何通过分析仪器让音频功放达到更高的要求是许多人为之努力的永恒的课题,声音经过模拟设备记录或再生,成为模拟音频,再经数字化成数字音频,音频分析就是以数字音频信号为分析对象以数字信号处理的各种理论为分析手段,提取信号在时域,频域内一系列特性的过程。 鉴于音频分析仪价格高、适用范围窄等特点,本文应用了目前流行的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软件平台,结合高性能的PCI-6024E数据采集卡来完成各种测试。 1.2??音频功率放大器概述 音响???术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场效应管四个阶段。1906年美国的德福雷斯特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开创了人类电声技术的先河。192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负反馈NFB(Negative feedback)技术后,使音响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威廉逊”放大器,而1947年威廉逊先生在一篇设计Hi-Fi(High Fidelity)放大器的文章中介绍了一种成功运用负反馈技术,成为了Hi-Fi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60年代由于晶体管的出现,使功率放大器步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晶体管放大器细腻动人的音色、较低的失真、较宽的频响及动态范围等特点,各种电路也相应产生,如:“OTL (Output Transformer Less)” 无输出放大器、“OCL(Output Capacitor Less)”放大器。 2设计概述 2.1音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作为模拟电子课程设计课题设计,本课题提出的音频功率放大器性能指标比较低,主要采用理论课程里介绍的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来构成音频功率放大器。 2.2设计任务和要求 采用运算放大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集成电路设计音频功率放大器,其要求如下: 输入信号为vi=10mV, 频率f=1KHz; 额定输出功率Po≥2W; 负载阻抗RL=8Ω。 2.3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原理 音频功率放大器实际上就是对比较小的音频信号进行放大,使其功率增加,然后输出。其原理如图(一)所示,前置放大主要完成对小信号的放大,使用一个同向放大电路对输入的音频小信号的电压进行放大,得到后一级所需要的输入。后一级的主要对音频进行功率放大,使其能够驱动电阻而得到需要的音频。设计时首先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对整机电路做出适当安排,确定各级的增益分配,然后对各级电路进行具体的设计。 总体设计思路框图: 3设计过程 3.1第一种设计方案: 3.1.1前端放大器的设计 由于话筒提供的信号非常弱,要在音调控制级前加一个前置放大器。考虑到设计电路对频率响应及零输入时的噪声、电流、电压的要求,前置放大器选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F353。 前置放大电路是由LF353放大器组成的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倍数为4,即1+R2/R1=4,取R2=30K?,R1=10K?,所用电源Vcc=+12V,Vee=-12V。 经过前级运放的放大,由Av’===4,可以得到Ui=40mv。于是我们得到了下一级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即为Ui=40mv。 3.1.2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由于实验室实验仪器的限制及要求,我们的第一种方案选用了A386型单片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其主要特点是:上升随率高、瞬态互调失真小;输出功率比较大;外围电路简单,使用方便;体积小;内含各种保护电路,工作安全可靠。 我们选择功率运放电路的增益为200,即把A386的运放调节电路两端短路。 由 Av==200 ; 所以 U0=8V; 进而得出 P0===8W 然后连接上负载,可以听到响亮的蜂鸣声,实验成功。 其中C1=220uf,C2=0.1uf,C3=10uf,C4=0.1uf,R3=4.7K,RL=8. Av=实验用电路图 其中C1=220uf,C2=0.1uf,C3=10uf,C4=0.1uf,R1=30K,R2=10K,R3=4.7K,RL=8. 3.2第二种设计方案: 3.2.1前端放大器的设置 在前端放大器设计中设计方案与设计一相同,即由LF353放大器组成的一级放大电路,不过将放大倍数设置为40,即1+R2/R1=40,取R2=390K?,R1=10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