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洁的开题报告和任务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屈洁的开题报告和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 院 生物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 马卓 职 称 教授 学生姓名 屈洁 专业班级 06制药(2)班 学 号 0610541223 设计题目 几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特性与临床应用分析 设 计 内 容 目 标 和 要 求 一﹑课题内容 ㈠ 实验方案制定 查阅近几年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及资料并参考协和医院实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研究。 ㈡研究内容 几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特性与临床应用分析 ㈢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比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这些抗真菌药物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性,分析它们在临床上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 二、课题要求 1.查阅30-50篇国内外相关文献,撰写10000字以上的毕业论文。 2.翻译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一篇(3000字符)。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基层教学单位审核 学 院 审 核 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学院审核 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几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特性与临床应用分析 课题来源 自选 课题类型 BY 指导教师 马卓 学生姓名 屈洁 学 号 0610541223 专业班级 06制药2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及意义: 侵袭性真菌感染近年来已经成为血液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因。它以难诊断、难治疗、高死亡率成为全球医生关注的课题,而越来越多的抗真菌药的诞生,使侵袭性真菌感染在临床上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这些抗真菌药,在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 本文旨在通过查阅有关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比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这些抗真菌药物在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疗效、安全性等方面的特性,分析它们在临床上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并对未来的抗真菌药做一个展望,为今后研究此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这些抗真菌药物在抗菌谱、疗效、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治疗费用这几方面的特性,综合它们在协和医院各科室的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它们在临床上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应用,最后综合这些特性,对未来抗真菌药物的发展做了一个展望。 课题类型: (1)A—工程实践型;B—理论研究型;C—科研装置研制型;D—计算机软件型; E—综合应用型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 (1)、(2)均要填,如AY、BX等。 论文主要内容: 一、查阅文献,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进行概述。 二、对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进行概括。 三、通过文献,对不同抗真菌药的特性进行对比分析。 四、对各种抗真菌药在医院各科室的临床使用情况。 五、对未来抗真菌药的发展的展望。 论文主要进度: 05—07周: 查阅文献; 08—09周: 拟定提纲,设计研究方案; 10—12周: 医院实地调查; 13—14周: 撰写并修改论文; 15周: 论文答辩。 开题报告(2) 已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 [1] 曹江红,李光辉.侵袭性真菌病修订定义——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侵袭性真菌感染协作组和美国国立变态反应和感染病研究院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共识组[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8,8(5):321. [2] Patterson TF, Kirkpatrick WR, White M, et al. Invasive aspergillosis- disease spectrum, treatment practices and outcomes[J]. Medicine,2000,79(4):250260. [3] 刘正印等,院内真菌感染149例分析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45-48 [4] Pappas PG, et al. Guidelines for treatment of candidiasisClin Infect Dis[J]. 2004,15;38(2):161-189 [5] Singh N. Changing spectrum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and its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J].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1, 7(2):1–7. [6]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J].中华内科杂志,2007,46(11):960-966. [7] Hughes WT,Armstrong D,Bodey GP,Brown AE,Edwards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