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竹林七贤与酒.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竹林七贤与酒

2007年1月 中州学 刊 Jan.,2007 第1期(总第157期) 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No.1 【首届中国·修武云台山竹林七贤研讨会论文选登】 竹 林 七 贤 与 酒 曾春 海 (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哲学系,台湾) 摘 要:竹林七贤的风姿情调多表现于其饮酒的品味和格调上。中国自古即是一个爱好饮酒的古国。儒家“酒以 成礼”与道家的“饮酒则欢乐”或以酒抒情形成了名教-9自然的对峙态度。汉代礼法森严,文士多感钳制,即借酒摆 脱礼制的束缚。汉魏之际,许多名士即基于不同的角色而对酒的社会规范持不同立场。七贤善饮。亦表现出不同 的酒量、酒德与酒品。阮籍的饮酒是全身避祸,是酒遁。有时借酒公然向名教权威挑战,亦借酒发抒率真性情。嵇 康喜饮,而从道家清心寡欲立场上更反对酒色,但也认识到了饮酒怡养身心、营造生活情趣的正面价值。相较而 言,刘伶的饮酒是痛饮豪饮,他是在借酒所催发出来的原始生命力,使其心灵超脱。如果说阮籍放达的饮酒是有所 为而作“达”故得“至慎”美咯,阮成的耽酒虚浮、与猪共饮则是无所为而作“达”,则是一种沉沦。七贤中向秀饮酒 态度最为平淡。他对饮酒兼客了儒道的名教-9自然,但求中和之理以两全。山涛借酒交友,借酒怡情遣性,他酒量 大而有节制,颇像他的为人处世。王戎饮酒有时狂如阮籍,有时又掌握节度似山涛。综之,面对政局的多变和人生 的无常,通过饮酒,来提升心境以消解是非、荣辱、生死、苦乐的偏执。企求臻于与道冥合、逍遥自适的超世俗之至 境,这是七贤及多数士人饮酒心态的普遍写照。 关键词:竹林七贤;酒品;道家 中图分类号:B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O1 l75—06 臣,而隐居不在位者也。”②汉末以后普遍用以称誉魏晋知识 一 、 前言 分子的“名士”人格,常兼具儒、道品味的人格特质。那就是 曹魏时期嘉平前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件,阴谋夺取 儒、道人生理想交融的人格典型,既有经世的使命感,亦带着 政权,不挥手段地铲除异己以巩固政权,朝野内外有识之士 道家飘逸的生命风格。“风流”一词特别用来赞赏魏晋名士 感到强烈不满。于是一些名士在河内山阳一带,逐渐形成以 千姿百态的神韵美、人格美,意指由名士的风神气度所蕴发 阮籍、嵇康为首的竹林名士群体,史称“竹林七贤”。据《世 的生命气质和境界。魏晋名士,特别是“肆意酣饮”的竹林七 说新语·任诞》载: 贤,他们的风姿情调多表现在饮酒的品味和格调上。我们若 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 放大视域,则可从魏晋史传中阅读到不少关于以酒为主题的 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成,河南向秀, 著作,诸如饮酒诗、酒诲、酒诫、酒箴、酒诰、酒颂、酒歌、酒训 琅琊王戎。七人常居于竹林之下,肆意酣饮,故世称“竹 等,令人目不暇给。令人惊讶的是描述饮酒情态的语汇何其 林七贤”。 丰富多样,例如乐饮、愁饮、快饮、痛饮、酣饮、闷饮、雅饮、生 “名士”一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④。在汉初尚未普遍化 饮、纵饮、颓饮、礼饮、荒饮、默饮、狂饮、宴饮、独饮、对饮、聚 使用,至东汉其涵义指有较高学行成就、受人欣慕而具影响 饮、群饮、会饮、怅饮、豪饮、避暑之饮、与猪共饮,令人眼花缭 力的有名之士。郑玄《礼记·月令》注云:“名士,不仕者 乱。记述魏晋名士生活文化的《世说新语》谈到酒处有54 也。”蔡邕认为:“名士者,谓其德行贞绝,道德通明,王者不得 处,以《任诞》篇尤其多。本文以名士生活风尚之一的“酒” 收稿日期:20o6—1O一3O 作者简介:曾春海,

文档评论(0)

优秀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