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呼吸系统系与统教学课件
呼 吸 系 统 喉腔:喉口 向上经喉口通咽,向下通气管。 喉口由:会厌软骨上缘、杓会厌襞、杓间切迹围成 肺表面的浆膜。 胸壁内面,膈上面和纵隔两侧面 脏胸膜 壁胸膜 胸膜: 胸膜腔 : 脏、壁胸膜相互移行转折形成的封闭腔隙,左右各一。 呈负压 壁胸膜 脏胸膜 胸膜腔 弹性圆锥 3. 弹性圆锥: 是张于环状软骨弓上缘、甲状软骨前角后面和杓状软 骨声带突之间的膜状结构。 弹性圆锥 前:甲状软骨前角内面下份 后:杓状软骨声带突 下缘:环状软骨上缘内侧 上缘:游离增厚形成声韧带 环甲膜 弹性圆锥 弹性圆锥 声韧带 声韧带 声韧带: 环甲正中韧带: 急性喉阻塞可切开或穿刺。 环甲正中韧带 甲状舌骨膜 方形膜 4. 方形膜 5. 甲状舌骨膜 前庭韧带 6.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声韧带 1、作用于环杓关节: 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横肌、杓斜肌 作用:开大或缩小声门裂; 2、作用于环甲关节: 甲杓肌、环甲肌 作用:紧张或松弛声带; 喉肌 使声门张开的肌肉:环杓后肌。 使声门关闭的肌肉:环杓侧肌,杓横肌,杓斜肌 使声带紧张和松弛的肌肉:环甲肌、甲杓肌。 使会厌活动的肌群:杓会厌肌,甲状会厌肌 喉肌作用 功 能 肌 组 包 括 肌 肉 开大声门(外展声带) 环杓后肌 缩小声门(内收声带) 环杓侧肌、杓横肌、杓斜肌、甲杓肌、声带肌 紧张声带 环甲肌、声带肌、甲杓外肌 喉口扩大 甲会厌肌 喉口缩小 杓会厌肌、杓横肌、杓斜肌、 1. 喉腔侧壁的形态结构: 前庭裂 声门裂 前庭襞 声襞 (四)喉腔 前庭襞 声 襞 前庭裂 声门裂 声带:声襞+声韧带+声带肌 声韧带 声带肌 喉口 前庭裂 前庭裂 声门裂 声门裂 环状软骨下缘 2. 分部 (1) 喉前庭 (2) 喉中间腔 (3) 声门下腔 声门裂 前庭裂 喉室: 喉室 喉中间腔两侧向侧方 突出形成的梭形隐窝。 第三节 气管与主支气管 长度: 11cm 直径: 2.0cm (胸骨角) C6 T4 14~18 “C”字形气管软骨 气管杈 一、气管 气管 甲状腺峡部位于第二~四气管气管环的前方,故气管切开在第三~四或者第四~五进行。 气管隆嵴 气管隆嵴: 气管杈内面有向上凸的纵嵴,成半月状,称~, 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查的重要方位标志。 毗邻(简单介绍) 左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 粗短陡直(2~3CM,22~25*) 细长倾斜(4~5CM,36~40*) 右 左 二、主支气管 气管异物易进入右主支气管和右肺 第四节 肺 一、肺的位置和形态 位置 形态 圆锥形: 一尖, 一底,两面, 三缘 尖: 底: 2 面: 3 缘: 前缘 下缘 后缘 肺尖 肋面 膈面 纵隔面 肺尖:超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 肺底: 左肺小舌 心切迹 肋面 肺门:肺内侧面中部的凹陷处,有主支气管、肺A,V、支气管A,V、淋巴管和N出入,称肺门 肺根:进出肺的主支气管、肺A,V、支气管A,V、淋巴管和N,被结缔组织包绕形成肺根 主支气管 肺动脉 肺静脉 肺门淋巴结 肺的分叶 裂和叶: 斜裂 上叶 下叶 中叶 上叶 下叶 左肺 右肺 上 下 上 中 下 前面观 右肺水平裂 (右肺副裂 ) (叶间裂) 右肺:3叶、宽短、无心切迹 左右肺的区别: 左肺:2叶、窄长、前缘有心切迹和左肺小舌 左 右 肺段支气管 肺叶支气管 支气管树 23-25级 二、肺内支气管和肺段 支气管树 气管 左主支气管 左肺上叶支气管 左肺下叶支气管 肺段支气管 支气管肺段 (肺段): 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 它所属的肺组织共同构成一 个支气管肺段。 右肺:10 左肺:8 第五节 胸膜 第二章 呼吸道 呼吸器官: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鼻、咽、喉 气管、主支气管、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 肺泡、肺内各级支气管及肺间质组成。 组成 鼻 咽 喉 气管 右主支气管 左主支气管 肺 1、全部由骨或软骨构成支架。 2、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对吸入的空气起加温、 加湿的作用。 呼吸道特点: 第一节 鼻 nose 第一节 鼻 一、 外鼻 二、 鼻腔 三、 鼻旁窦 构成:骨和软骨覆以皮肤。 一、 外鼻 鼻根 鼻背 鼻尖 鼻翼 鼻中隔 右侧鼻腔 左侧鼻腔 鼻中隔 鼻中隔: 筛骨垂直板、犁骨、鼻中隔软骨覆以粘膜构成。 ① ① ② ② ③ ③ 二、鼻腔 Little区 鼻中隔前下份粘膜内,具有丰 富的血管吻合丛,是鼻出血的 好发部位。 Little 区(易出血区) 鼻阈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阈 分部: 由鼻翼围成,内面衬以皮肤。 鼻毛可净化、滤过吸入空气。 缺少皮下组织,与软骨膜连接紧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5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第5课《走近科学家》(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x
-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课时与家务活“签约”人教部编版.ppt VIP
-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技术规范.pdf VIP
- UVmini-1240使用指南 岛津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pdf VIP
- 【2024】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带目录) .pdf VIP
- 教学-高中物必修一、二、三基本知识背记检查清单大傻B.ppt VIP
- 2025年新能源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白皮书.docx VIP
- 设备管理成熟度(星级)评价准则.pdf VIP
- GB50231-2009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