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数群组与重音切分(GroupAccent in 3 of 8th Notes)的介绍与应用(一).docxVIP

奇数群组与重音切分(GroupAccent in 3 of 8th Notes)的介绍与应用(一).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奇数群组与重音切分(GroupAccent in 3 of 8th Notes)的介绍与应用(一)

抗衡的律動—奇數群組與重音切分(Group/Accent in 3 of 8th Notes)的介紹與應用(一)文/謝啟彬在研究爵士樂的過程中,我們會很輕易地發現爵士樂即興演奏者,有許多「搞怪」(台語﹚的心態,如果有一個正規進行的節奏存在,演奏者勢必會穿梭於其間,玩出許多近乎“離心”的動作,卻又不失優雅,產生另一種抗衡的美感。在之前的爵士語彙系列文章中,我們亦曾介紹了許多「切分」節奏的玩法與應用,它們主要是針對音符與休止符的排列組合,那麼如果是光用音符群組(grouping)來發想的話,我們今天將為各位介紹在偶數倍數中的奇數群組概念,也就是所謂的「三在四裡頭」(3 in 4)。我們都知道在大部分的爵士樂曲式中,節奏韻律幾乎都是4/4拍,小節的倍數也是偶數,如果爵士樂手不想要演奏起來感覺很呆板,他就必須要在不該下重音的地方下重音,如此就會產生Swing的效果。各位可以先用一組C大調音階來試試︰不管你是古典科班出身,或是玩了很久的搖滾,勢必會覺得原本偶數的重音比較簡單,奇數的重音比較不容易掌握,但是就是因為如此,音樂語法上會產生Groove,自然也就Swing了,再多試幾次,節拍器一樣開在二四拍(套鼓上面Hi-Hat的節奏),這樣的抗衡將產生神奇的效果哦!好,現在讓我們將它系統化,以兩小節為單位,共有十六個八分音符,八拍,先排出兩個組合,第二個組合是第一個組合的往後挪動,也就是以前談過的「失焦」切分效果(Shifting)。聲響上,第一組A就變成了「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滷大」,第二組B就是「滷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滷」︰這樣的切分,就是讓三在四裡出現,至於如何應用?有以下幾種建議︰一、同音重音—完全就是用單音玩節奏,很適合跟節奏組對點用,Swing Big Band的語彙裡很常見,小號手及吉他手、提琴手也很常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二、音階上下行或迴旋—利用音階或琶音的組合排列,造成句子不均等,但其重音會引導出跳動的力道(Bouncing),譬如Swing吉他的宗師Charlie Christian,以及Bebop語彙奠定者薩克斯風手Charlie Parker,如果你仔細聆聽他們的演奏或參考Omnibook,這樣的八分音符分句(Articulation)隨處可見三、以持續低音為根基—也就是運用所謂的Pedal Point,讓重音是高音,其他音鋪底,產生超Groovy的效果,許多較為Funky的樂手如Horace Silver及Lee Morgan,都因為這樣做而讓音樂有種駕馭的快感(Drive),當然,Funk音樂裡也很多這樣的演奏及作曲四、當作是一格一格的空間—把3 in 4當成分隔之訣竅,好似在演奏“不足”的樂句,可加上十六分音符或三連音等,會有一拍半、一拍半…的空間,這樣在流暢度上將十分明顯,譬如,John Coltrane及他的鼓手搭檔Elvin Jones就常出現如此感覺的聲響希望各位在碰觸以上四類樂思建議時,能先將節奏掌握住。當然,大家都知道,我們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來吧!再來「拆」吧!之前兩組“一條通三三滾到底”的兩小節節奏,我們姑且稱之為A與B,現在,我們將A組的第一小節獨立出來,也就是「大滷滷大滷滷大滷」,我們將之編號為C﹔而A組的第二小節,成了「滷大滷滷大滷滷大」,我們將之編號為D﹔請注意B組的第一小節跟D一樣,所以便略過﹔B組的第二小節,是不是「滷滷大滷滷大滷滷」呢?是為E也。我們再把它們重組回兩小節的句子看看,除了C+D=A、D+E=B之外,我們又多出了七組兩小節的組合啦︰請好好地學習這樣的節奏!這可是比你知道三百個音階卻完全不Swing還重要的東西,也請更仔細聆聽你擁有的爵士樂唱片,找找在比較長的八分音符綿延樂句中,是否有這樣的味道?有否以上四種樂思的延伸?那又為何當你自己演奏時,卻是平淡無奇呢?想想看,試試看,如果你有Charlie Parker Omnibook的話,也強烈建議用筆將其即興樂句做記號,我保證你會有驚人的發現,而答案,就在這裡!下一步的進階,建議各位可以把非重音的音,當作是「幽靈音」(Ghost Notes),演奏者並未真正下手,但這些音仍然佔住了節奏的時值,把它想成圍棋的黑白子觀念,會比想成演奏—休息要來得律動更多。而此處,我們先以長音來處理,這樣你的切入點,就會十分地契合Swing Feel囉!除了「大滷滷」形聲練法,各位也可以用「123-123-12」這樣來唱彈,可能會蠻好記憶的。以下是之前所有節奏的變化型︰累不累?還吃得消嗎?在決定先去洗把臉前,別忘記拿出爵士樂手「舉一反三」的好精神…為了要一次把它們都給求出,以便有更多素材運用,我們發覺到在一小節內的奇數群組排列,除了「3-3-2」(C)、「2-3-3」(E)之外,咦?「3-2-3」也可以用哦!好,整理一下,至於第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