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海域的珊瑚莘聚结构与歧异型态l.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湾海域的珊瑚莘聚结构与歧异型态l

ACTA OCEANOGRAPHICA TAIWANICA SCIENCE REPORTS OF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O. II, PP. 238-251 , 6 TABLES. , 7 FIGS. , DECEMBER, 1980 南灣海域的珊瑚莘聚結構與歧異型態l 戴高鳳z 楊學宗2 摘 要 在貓鼻頭至墾了間沿海的珊瑚礁,設立四條調查線,以水肺潛水(Scuba diving) 及採用直線截取法(line­ intercept method) ,沿調查線每隔 20 公尺取樣一次,對該海城珊瑚軍聚進行調查的結果得知,、各調查線隨地形 特敏、底質、頭讀因子和珊瑚生物相種組成的不悶,均有分區 (zonation) 現象存在;大致上,可分為:磷緣區 (reef mar車in zone) 、礁前區 (reef front zone) 、海底平台區 (submarine terrace zone) 及滾石裂溝區 (block and fissure zone) 等。議緣區的珊瑚軍聚主要受法浪攪動和浸蝕作用的影響,珊瑚覆蓋面積較低,種歧具度和軍 落大小屬中等;礁前區及海底平台區,珊瑚的生長則受局部底質的影響,一般而言,此兩區的珊瑚覆蓋面積較大, 種歧異度較小,平均牽落較大,海雞頭類在 A 、 B和C三調查線的此區,成偽優勢種類:被石和製溝區,珊瑚生長 受底質、光度和沉積物覆蓋的影響,珊瑚覆蓋面積的變動較大,平均擊落較小。綜觀各調查線珊瑚生物相的種組成 以及歧異指數值,與各項環境因子觀測所得結果知,南灣海域的珊瑚軍聚及其生態濃境,目前尚屬穩定。 前言 珊瑚類是南灣海域最重要、最豐富的底棲生物之一;尤以後壁湖海、港航道東側,至大、小佬鼓間 的海底平畫 (submarine terrace) ,局部珊瑚覆蓋面積聲連E分之百 (Jones et 此, 1972; Yang et 祉, 1976, 1977) ;其特殊的生物相 (biotope) ,不只是臺灣沿海所僅有,在世界各地亦屬少見。根攘既往 的研究 (Kawaguti, 1942; Jones et a/., 1972; Yang et 祉, 1976, 1977) ,在值春半島沿海共發現有 石珊瑚額 236 種(包括非造礁珊瑚) ,分屬於 17 科, 55 屬。除此之外,尚有相當廣大的海底面積為 海鑄頭類 (alcyonaceans) 的軟珊瑚所覆蓋;此類珊瑚常形成大型的軍落 (colony) ,具有多種的顏色和 形狀,構成鞠爛瑰麗的海底景觀,是南灣海域珊瑚晝聚 (coral community) 的主角,與石珊瑚類合占 TAO 珊瑚生物(coral fauna)組成的的結以上。由於此兩者在南灣海域珊瑚礁生態中居相同的區位(niche) , 二者之間的競爭與分佈型態的研究,對明暸該海域生態系的現況與動態上,有其必要性。 過去對南灣海城珊瑚礁生態的研究,僅正於分區型態 (zonation pattern) 的一般描述,而缺乏定 量的調查與分析。本次調查於1979年7月至1980年6月之間實施,其目的主要在於以計量 (quantitative) 的方法,從事調查與分析;並對南灣海域珊瑚蠹聚的分區和種的妓異型態做詳細的描述。 本報告之攜寫是根據臺灣電力公司核三施工處委託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辦理之「核三廠出7]( 口附近珊瑚畫落分佈調查及水溫分層與珊瑚生長關係實驗J 以及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 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辦理之「南部核能電廠附近海域生態研究J 所得之部份成果。 調查與分析芳法 一、海底擱查線 (underwater transects) 的設置: 根據珊瑚礁的地形和珊瑚穎的分佈特徵在貓鼻頭至墾丁間沿海,設置四條海底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