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9古诗两首
古诗学习方法: 了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 理解古诗中字词的意思,了解诗意 体会作者的感情 读一读 促进 回忆 异乡 相逢 佳节 几倍 插花 学一学 叶绍翁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长期隐居在钱塘西湖之滨。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富有生活情趣。如《游园不值》、《夜书所见》等非常有名。 萧萧 梧叶 送 寒声, 江上 秋风 动 客情。 知有 儿童 挑 促织, 夜深 篱落 一灯 明。 萧萧梧叶送寒声 呼呼的风声吹拂着梧桐的叶子,让人感觉到寒意的到来。 江上秋风动客情 江上的秋风深深地触动了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忽然看见夜晚稀疏的篱笆旁有一盏孤灯亮着,知道是孩子们在捉着蟋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节日里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远;“兄弟”,哥哥和弟弟;“登高”,民间风俗,重阳登高。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全都;“茱萸”,一种含有浓香的植物,古人重阳登高插茱萸,据说可以防灾。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们头上都插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只缺少我一个人。 帮你解诗意 我一个人客居他乡,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我想远方的弟兄们一定登上了高处,他们身上都佩带了茱萸,只是少了一个人。 音乐欣赏 我会写: 促 深 倍 忆 插 佳 逢 异 遍 遥 促 深 异 忆 逢 佳 倍 遥 遍 插 课文朗读 帮你解词 ①萧萧:风声。梧:梧桐树。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④知:知道,在这里指料想。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⑥篱落:篱笆。 帮你解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想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夜深了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在秋夜思念家乡的感情。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夜深篱落一灯明。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书所见 叶绍翁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诗? 拓展训练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关于九月九日,你了解多少? 重阳节: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汉初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到了东汉时,民间又有了重阳登高的风俗,重阳节因此又叫“登高节”。之后,每逢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登高和饮菊花酒,便成了历代相传的风俗。 王维 唐代诗人,画家。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40多岁时,先后隐居终南山和辋川,亦官亦隐,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不足400首,其中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名作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山居秋暝》《青溪》《过香积寺》《辋川集》20首等。 山东指的是哪里? “忆”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思念 想念 华山以东,今山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歌曲欣赏 重阳节这天,是谁思念谁? 王维思念家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帮你解词 ①独:独自。 ②异乡:外乡。异,另外的。 ③逢:遇到。 ④倍:加倍。 ⑤遥:远。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独自一人;“异乡”,他乡;“异客”,陌生的客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在外地孤独一人,人生地疏、举目无亲,倍感孤寂。 每逢佳节倍思亲: “逢”,遇到;“倍”,更加;“佳节”,美好的节日,本诗指重阳节。这句话的意思是,每当遇到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中的亲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