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4-2 王安石变法.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4-2 王安石变法

(2010·高考山东文综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王安石变法中的取士之法。 第(1)问人才选用上的弊端从材料中概括。如“诗赋记诵”,“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等信息。 第(2)问材料中体现的教育思想“为天下国家之用”,也就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科举考试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诗诵。官吏使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措施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首先弄清楚限定词“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然后通过阅读材料弄清楚这一问题实际是“聚敛财富”,再根据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内容进行选择。 答案:D 2.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办法的实施(  )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保甲法在京城附近实施一年后,地方治安便有了好转,出现了题干中的情况。 答案:C 3.21世纪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北宋时王安石为变法培养人才进行了教育改革。下列对王安石变革教育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 B.太学教科书的内容是儒家经典 C.学校教育成为变法的推动因素 D.废除了科举考试的制度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变革是为变法服务的,教育内容更加务实,但选拔官吏的主要方式还是科举制度。 答案:D 4.(2011·福州高二检测)司马光评价王安石变法时说:“中户以下大抵乏食……而州县之吏督迫青苗、助役钱不敢少缓,鞭笞缧绁唯恐不迨。”司马光的说法(  ) A.完全是保守势力的政治攻击 B.实事求是地反映了现实问题 C.既是政治攻击,也反映了客观问题 D.只是代表了其个人的偏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中户以下大抵乏食”、“不敢少缓”、“唯恐不迨”以及司马光当时的立场,可知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认识较片面。 答案: C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二 司马光:“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则不更造也。” ——《宋史》 材料三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适应于时代。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请回答: (1)王安石针对“士、兵、农、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 士: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要把王安石变法的措施按士农工商分类。第(2)问要从司马光和梁启超对变法的态度方面思考。 (2)结合王安石变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三中“非大坏则不更造”和“适应于时代”的理解。 “非大坏则不更造”指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维护旧制; “适应于时代”指梁启超肯定王安石变法,主张变革。 6.观察下列漫画: 请回答: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案:图一: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了用人不当的问题。 图二: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王安石为人正直,心系天下,但其变法却不深得民心,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一结果? 因素:重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但是忽视了减轻人民负担;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大商人的利益,阻力很大;在变法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老百姓利益的事情。 * 二、王安石变法 掌握:王安石变法中富国强兵、 取士的主要措施 理解: (1)富国之法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