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刑法正当化事由之一其他正当化事由
第三节 其他正当化事由 一、依照法律的行为(法令行为) 依照法律行使权利或履行义务所实施的行为 1、法律基于政策理由阻却违法性的行为,如博彩 2、法律有意明示合法性条件的行为, 3、职权(职务)行为:法律、上级命令,如逮捕、行刑 4、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行为,如扭送现行犯 二、正当业务行为 虽无法律直接规定,但社会生活公认的正当业务行为 医疗行为,体育竞技等 三、被害人同意(被害人承诺) (一)被害人的承诺 被害人的承诺并非阻却一切违法性(拐卖儿童罪),只阻却以违反被害者意志为前提的犯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1、承诺的构成条件: (1)承诺者对承诺事项具有处分权限(2)理解能力,承诺能力(3)真实意思表示(4)现实的承诺(5)行为实施前承诺 (6)不得超越承诺范围 2、基于错误的承诺 (1)因承诺动机错误的承诺,有效 (2)因受骗而对承诺起关键作用的认识错误,承诺无效 (二)基于推定的承诺的行为 现实上没有被害人的承诺,但按常理如果被害人知道事实真相后当然会承诺,推定被害人的意志所实施的,保护被害人法益的行为 2008/2/5.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儿童赵某生活在贫困家庭,甲征得赵某父母的同意,将赵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赵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童罪 B.在钱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钱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钱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C.孙某为戒掉网瘾,让其妻子丙将其反锁在没有电脑的房间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李某同意丁砍掉自己的一个小手指,而丁却砍掉了李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答案:D 2006/2/16.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 C.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 D.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答案:D 四、安乐死 安乐死的定义 安乐死 Euthanasia 指在绝症患者承受难以忍受的肉体上的痛苦,濒临死亡的场合,按照患者的嘱托,为缓解、消除其痛苦,而使患者安详地迎接死亡的措施 名古屋判例确立的合法安乐死的条件 安乐死的分类 我国刑法中的安乐死 我国刑事司法中审结的14起安乐死案件 我国司法实践:一般认定为情节较轻的故意杀人罪 陕西省汉中市人民法院判决书 ( 1991年4月6日) 被告人王明成在其母夏素文病危濒死的情况下,再三要求主管医生蒲连升为其母注射药物,让其母无痛苦地死去,虽属故意剥夺其母生命权利的行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被告人蒲连升在王明成的再三请求下,亲自开处方并指使他人给垂危病人夏素文注射促进死亡的药物,其行为亦属故意剥夺公民的生命权利,但其用药量属正常范围,不是造成夏素文死亡的直接原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条(注:1997年刑法第13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判决被告人蒲连升、王明成无罪。 刑法第13条“但书”规定 第13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王明成、蒲连升故意杀人案判决书分析 讨论及作业:你是赞成还是反对安乐死合法化? 五、自救行为 个人权利受到侵害后,通过法律正当程序获得救济,恢复事实上已经不可能,或者显著困难时,个人凭借自己的力量进行救助的行为 被盗几天后抢回自己的摩托车 六、自损行为 自己损害自己法益的行为,如自己毁损财物。但该行为必须不危害国家、社会、他人法益 七、义务冲突 存在两个以上不相容的义务,为了履行其中的某种义务,而不得已不履行其他义务的情况 补充:责任阻却事由 违法性认识错误 欠缺期待可能性 * * 一根进食管引发的血案 美国女植物人:特丽·夏沃(Terri Schiavo, 1963-2005) 2005年3月21日凌晨 参议院为夏沃案“越级”表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