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哲学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国文化·哲学篇

二战后哲学大师哈贝马斯 ——德国文化·哲学篇 特殊的出生年份:1929年 想想看,出生时就赶上了大萧条,刚满十岁,就遇上了世界大战;步入青年,就遇到了令人窒息的冷战。你说苦不苦? 不过,经历了磨难,这一年出生的孩子,都不赖。 致力于和平,献身进步事业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当封建制度土崩瓦解之后,欧洲走向了一种国家和社会的分离:在凸显个人利益的个人与作为公共权力的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公共领域;这个领域可以用来分享信息,通过讨论形成共同的观念,进而对国家权力进行制衡。哈贝马斯认为,资本主义制度越发地强调国家干预,特别是福利国家建立以来,这个领域衰落了,他主张重建自由公共领域。 《理论与实践》 哈贝马斯总结了他之前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特别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有了比较深刻的总结。本书最能体现哈贝马斯的学术特点:不是一般地广博!————在一定程度上,堪比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篇》。 《技术和科技作为意识形态》 晚期资本主义(20世纪以来)有两个特点:国家的经济干预加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后者意味着:科技在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甚至成为了剩余价值重要的来源,直接否定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难能可贵的是,哈贝马斯还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比邓小平要早很多。 至于前者,国家在调控经济社会时,不仅会依据科技的要求,还会用科技的要求为自身辩护。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一向标榜客观的科学技术,竟然成了国家用来维系其统治的理论,俨然变成了意识形态 《认识与兴趣》 技术控制的兴趣:经验分析性科学 历史理解的兴趣:解释性科学 解放的兴趣:批判理论 三种兴趣不可互相替代。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相当于用主客体关系取代了主体间性关系、主体与自身的关系,也就是用自然科学取代道德领域、艺术领域,显然有误。 《什么是普遍语用学》 之前还有一本《合法化危机》,之后还有《交往行为理论》,但凭借这篇文章可以窥得全豹。 三种行为:策略行为、符号行为、交往行为 三种语言与三种有效性要求:表达性语言——真诚性的有效性要求,调整性语言——正当性的有效性要求,陈述性语言——真实性的有效性要求 这段时间,哈贝马斯进行了许多深入浅出的研究,所有研究都围绕着人类的交往行为。他认为,现代文明已经将人类变成了工具,工具理性膨胀;代表着工具理性的政治、经济系统,入侵人们的生活世界,认为很难再凭借语言交往,形成自己的规范结构;人们在扭曲的交往中,发生了异化,变得身不由己。 《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在哈贝马斯看来,是描述性的而不是科学性的。哈贝马斯认为,生产力发展,一个社会的自我调控机制很发展,但一个社会的道德实践意识这不一定变化,换句话说,制度比一定变化。不同于马克思的革命观,哈贝马斯把社会的进步归结为学习的过程:一方面,按照策略行动的要求,将社会系统 当成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在技术上可以使用的领域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按照交往行为的要求,将社会系统看成一个生活世界在道德实践意识方面进行学习。具体说来,不同阶段的社会系统由于社会组织原则不同,学习能力各异。为了提高社会系统的学习能力,需要杰出个人的创造性学习,以及全社会对这种创造性学习成果的推广。 总结 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文明的进程,是一种理性化的进程。但何为理性?仅仅是强调以最有效方法达到最优结果的工具理性?如果真是这样,二十世纪的众多灾难,有多少要归咎于人类强大的科技、经济实力,这些全都符合工具理性的要求!所以,哈贝马斯才努力研究交往行为,总结出了交往理性。虽然这还仅仅是尝试,但未来的人类如果真的形成了一个交往的领域,同政治、经济领域保持平衡,也不失是美好的。 * * 姓名:于尔根·哈贝马斯 生日:1929年6月18日 故乡:杜塞尔多夫 教育经历: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伯恩大学 职业经历:毕业后,短暂地做过自由撰稿人;而后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做助手;在马堡大学取得教授资格,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法兰克福大学任教,其前也曾离开法兰克福大学,前去管理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1994年退休,但学术生涯远未结束 思想体系:早期,基本上隶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法兰克福学派,但也不完全是;特别是后期,更具独创性。广泛吸收各家思想,诸如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帕森斯、卢曼、塞尔、奥斯汀,不能一一列举。 那些生于1929年的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