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离别诗的鉴赏
离别诗的鉴赏 送别诗知识要点 1、了解送别习俗。 2、熟悉送别诗常见意象 。 3、区别送别诗的感情类型及风格。 4、掌握送别诗常用的表达技巧。 古人送别的习俗 折柳送别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 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 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 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注:“踏歌”是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时以脚踏地为节拍。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 (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 “阳关三叠”(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 “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 “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 送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诗常见意象 地点:长亭、南浦、古道、渡口 时间:傍晚、月、月夜 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 浊酒 送别诗的感情类别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4、前途艰险的担忧 5、坦陈心志的告白 6、积极奋发的勉励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1、依依惜别的感伤之情 2、体贴入微的宽慰 送杜少甫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5、坦陈心志的告白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各向天涯的愁绪与思念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掌握送别诗常用的 表达技巧 3、想象联想(虚实结合) 刘长卿《送严士元》第三联:“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诗人由眼前的落日去帆这一实景而联想到严士元听去之地湖南应是 万里草青。这样虚实结合就拓宽了诗的意境,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朋 友的惜别之情、思念之情。 4、比喻修辞手法 刘迁的《柳梢青·卢梅坡》一词:泛菊杯涤,吹梅角远,同在京城。 聚散勿勿,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 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飘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又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时时紧跟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又像明月一样处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 * * 1、折柳送别 2、饮酒饯别 3、唱歌送别 折柳送别 折柳送别 饮酒饯别 唱歌送别 唱歌送别 芳草 长亭 柳 酒 夕阳 离愁 别恨 描述一个经典的古代告别场面需要哪些关键词? 古道 笛声 山 “长亭”、“南浦”、“柳”、“芳草”、 “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 4、前途艰险的担忧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泊河处?天涯一望断人肠。 6、积极奋发的勉励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 魏绛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 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 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 惟留汉将功。 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是用了拟人的手法营造伤离别的气氛 。 送别诗常用表达技巧 1、直接抒情 高适的《送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面写去路烟霭迷茫,道路修远,其实是要以此寄寓离愁之思,寓情于景显得含蓄蕴藉。 *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