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窗前晨景
窗 前 晨 景 托马斯?艾略特 1.理解现代诗歌“审丑”特点。 2.鉴赏诗中的两个主要场景,理解诗中语言的跳跃和陌生化组接,感受“思想知觉化”效果。 3.揭示现代人的危机,培养正确、积极、健康的心态。 关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现实,是现代诗歌的一个特征。诗人不仅要描写自然、美、爱情等传统题材,也要将目光转向城市、街道、人群、日常生活,甚至也要去捕捉那些不美的、“丑”的事物,将他们转化为诗意,《窗前晨景》就是这样一首诗歌。 托马斯?艾略特(1888—1965),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代表作为长诗《荒原》。艾略特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比较文学,接触过梵文和东方文化,对黑格尔派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也曾受法国象征主义文学的影响。1914年,艾略特结识了美国诗人庞德。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来到英国,并定居伦敦,先后做过教师和银行职员等。1922年创办文学评论季刊《标准》,任主编至1939年。1927年加入英国籍。 这首诗是艾略特的早期诗作。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政治上是保皇党,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他提出两个重要的诗歌批评概念:“感受的分化”和“客观对应物”。他认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说出,而要找到“客观对应物”。换言之,就是要靠具象来传达。要用“客观对应物”,把所对应的思想情感,间接地表现出来。《窗前晨景》这首短诗,就体现了他的创作主张。 沮丧 诅咒 狙击 1.为下面的形近字组词。 龃龉 疽疮 苴麻 2.辨析下面的近义词。 边沿?边界 边沿:边缘。 边界:地区和地区之间的界线。 二者都指沿边的地区,后者适用范围大,多指国界,有时也指省界、县界。 辨析:①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众多工业企业比较依赖出口,目前由于外需减弱,它们受到的影响很重,正在接近衰退 。 ②中印之间确实有 问题,在这一问题最终解决之前,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符合中印双方的共同利益,这也是双方达成的重要共识。 边沿 边界 1.阅读课文,列举你提出的问题。 2.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查阅资料,说说你对诗人艾略特及其诗歌的认识。 艾略特也许不是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诗人,但毫无疑问是最有影响的英语诗人。通过他自己的诗,也通过他的一整套文论,艾略特把他的现代主义传播到了世界上一切对诗歌革新有憧憬、有实践的地方,在整整半个世纪之内使人们读他、谈他、学他,也骂他、反对他,至今余波未息。 他运用了一种技巧,既能传达一个复杂的主题,又能把读者卷入新的诗风。他不容许他的读者——当然也不容许他自己——堕入甜美的、感伤的抒情调子,因为那样的调子引不出危机感;这就是为什么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大力反对浪漫主义。针对浪漫派的优美音调,他选择了无韵的自由诗作为主要形式,其风格特点是散文化、口语化。针对浪漫派的黄昏、月亮、玫瑰之类,他用新的形象去震惊读者。 (2)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地下室的厨房,一是外面的街道,两个场景都被潮湿的雾气笼罩。 (3)阅读全诗后,你认为诗人在诗歌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表面上,这首短诗只是描摹了即目所见的“城市风景”,但在诗人的目光中,无论城市和人群,都发生了变形,在抽象与具象,虚与实,可能与不可能之间,诗人自由地建立着关联,更为深入地挖掘出生活表象下的生存现实。 1.诗人借助对“地下室厨房”和“外面街道”两个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什么? 诗人在诗中描写了地下室厨房里洗盘子的女仆在恶劣的环境中劳动,又描写了街道上人们空洞的微笑和扭曲的脸,借以表达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麻木的精神现实。 2.这首诗中,诗人关注的重点是什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认识?请简要分析。 艾略特关注的是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从这首诗看,首先应抓住的关键词是“灵魂”,抓住“灵魂”并以此为中心做“辐射状”的理解,这是解读该诗的关键。潮湿、绝望、扭曲、泥污、空洞等描摹情态的词,都可以理解成是用于修饰灵魂的。“地下室厨房”暗示了阴冷、昏暗、污秽。从“发芽”可知,已经潮湿到怎样的地步。“棕色的雾”给人以脏的联想。“空洞的微笑”“沿着屋顶一线消失了”可理解成微笑在人间的消失,意味着人与人关系的冷漠。“微笑逗留在半空”可理解成微笑很远、很空、很假。所以,该诗传达的是诗人这样一种认识:现代人的灵魂具有虚假、冷漠、空洞、扭曲的品质,这也许就是现代人患的现代病。 3.艾略特认为诗人表达思想感情不能像哲学家或技巧不高明的诗人那样直接说出,而要找到“客观对应物”。诗人的思想是怎样通过“客观对应物”来表达的呢? 这首诗表达诗人对现代城市生活的卑微琐屑不胜轻蔑的思想。艾略特认为那些人只有卑微的生活欲念,而缺乏崇高的精神信仰,他们的灵魂是空虚的。这似乎是诗人早晨漫不经心地从窗前一望的速写,其实诗中的意象诗人都仔细地做了斟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