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初中语文终极版《往事依依》课件
新课导入 “凡与于漪交往过的人,都称赞她的做人。她正直,敏捷,纯粹,真诚,厚道;她胸襟开阔,性格开朗,才华横溢……”这是语文教育界对她一致的评价,她之所以从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和她青少年时期所受的文学熏陶是分不开的,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往事依依》中,于漪深情地追述了文学对她的深刻的影响,她用她的亲身经历再次印证了赵丽宏在《为你打开一扇门》中所写:“文学确是一扇神奇的大门,只要你走进这扇大门,就不会空手而归”。 于 漪 作者简介: 于漪 (1929- ? ),女,江苏镇江人。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历任上海市杨浦中学语文教师、校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特级教师。 主要著作有《于漪语文教育论集》、《语文教苑耕耘录》、《语文园地拾穗集》、《学海探珠》、《教你学作文》、《语文教学谈艺录》等。 ??? 一 预习检测 一、给下列生字注音 漪 ( yī )淼( miǎo ) 徜徉(chángyáng) 骚( sāo ) 郁 ( yù )慷慨( kāngkǎi) 凝 ( níng) 镌( juān ) 谆谆( zhūn) 词语解释 依依: 搜索枯肠: 徜徉: 浩淼: 心旷神怡 : 眼花缭乱: 动词这里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形容竭力思索。 安闲自在的步行。 形容水面辽阔。淼,形容水大。 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心情开阔。 眼睛看到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二 自主学习(8分钟) 放声朗读全文思考: 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 3.作者回忆了哪几件留恋的往事呢?你能用一个简练的句子概括吗? 4.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各层的大意. 1.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依依”一词的意思有: (1)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 (2)形容留恋,不忍心分离。 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说 往 事 整体把握 3、一.朗读全文,作者回忆了哪几件留恋的往事呢?你能用一个简练的句子概括吗? 回忆一 小时侯看山水画和水浒传插图,犹如身历其境. 回忆二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编织了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 回忆三 两位国文老师诵读诗歌的情状,在我心中雕镂出鲜明的印象. 回忆四 老师的教诲铭刻在心,一生受用。 4、划分课文的段落层次,并归纳各层的大意。 第一部分(1):引出往事。 第二部分(2---6): 金色的 回忆。 第一层(2):看画的乐趣。 第二层(3--6):读书的乐趣。 第三部分(7):往事给我的鼓舞 四、找一找,这几件事情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看《水浒》:身历其境、津津有味——单纯而朴素的童真童趣(以趣动人) 读《千家诗》:给我以广阔的天地,编织我美丽的生活花环——使我贴近生活热爱生活。(以美动人) 听课——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以情动人) 老师谆谆教导-----铭刻在心,一生受用(以理服人) 小组合作探究 仔细阅读第二段(5分钟) 1、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百看不厌 身历其境 4、作者所说的“形象思维的作用” 具体指的是什么? 二、课堂练习,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 1、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 回忆小时侯观图如身临其境、 乐在其中的情景 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孩子 3、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作者所说的“形象思维的作用” 具体指的是什么? 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所形成的生动的形象。 百看不厌---- 怎么看也不厌烦 身历其境---- 亲身经历过。 梁山雄伟险峻 水泊烟波浩淼 水边有无边无际的芦苇 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何涛,黄安率领的军官在茫 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港 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 于 漪 六、阅读3---6自然段,回答问题 1、选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时代读《千家诗》的体会 国文老师教辛弃疾的词,诱发爱国情感 代课的国文老师教白话文,引发对新文学的兴趣 受到老师的谆谆教导,铭刻在心 2、为什么作者说“编织我童年美丽生活花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