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补充:压力、情绪与应对.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充:压力、情绪与应对

压力、情绪与应对 曾守锤 博士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1 什么是压力 指的是由令人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所唤起的生理、心理反应。当事件或环境刺激打破了有机体的平衡和负荷能力,或者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时,就表现为压力。 导致压力的事件或环境刺激称为应激源(stressor) 。 应激源要求有机体做出适应性的反应,而不是非适应行的反应(适应不良)。 什么叫非适应性反应?就是不利于个体健康和适应环境的反应: 它们给行为者或周围的人造成了生理上的伤害。如,一个怒火中烧的人用刀割伤自己。 它们给行为者或周围的人带来了情感上的痛苦或伤害。如,人们在焦虑时会产生严重的情感上的痛苦。 它们严重妨碍了行为者的日常生活。如,为缓解压力而大量饮酒可能导致沉溺于酒精的生活方式。 案例1:马加爵(压力:经济困难+人际冲突) 2004年2月上旬,马加爵在昆明市云南大学鼎鑫学生公寓与其同学唐学李、邵瑞杰、杨开红等人在打牌过程中发生冲突,于是产生了杀害唐学李、邵瑞杰、杨开红、龚博4人的念头。2004年2月13日至15日,被告人马加爵采取“用铁锤打击头部致颅脑损伤死亡”的同一犯罪手段,将唐学李等4被害人逐一杀害,并把4被害人尸体藏匿于宿舍衣柜内。马加爵作案后于2月15日晚乘坐昆明至广州的火车逃离昆明。3月15日晚,被告人马加爵被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案例2:女博士自杀之谜(压力:经济困难) 案例3:“变态”邱兴华(压力:怀疑受侮辱) (《南方周末》2006年8月24日) 心理学家认为,个体为了应付这些改变而做出的反应包括许多方面,是多种反应形式的综合体,包括生理上的、情绪上的、认知上的和行为上的。 举例(1)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劈头盖脸地批评你:你在生理上可能会表现为脸红、额头冒汗、心率加快,等等;在情绪上你会觉得羞愧难当、会很难堪,或者会怒目相向,这取决于你的认知,如果你认为批评者是对你人格的不尊重,那你可会怒目相向,但如果你认为虽然批评者有点情绪失控,但批评意见还是对的,那你可能会产生难堪的心理感受。在行为上,你可能会攻击批评者,也可能会选择逃避或忍耐。 举例(2)人在地震中的反应:生理:心跳加快、身上起鸡皮疙瘩、(惊)出一身汗;情绪:惊恐、害怕;认知:我可能要被房子压死了,我可能要死了,世界末日到了;行为:手脚颤抖,拼命逃跑。 3 个体对应激的反应 3.1 生理应激反应 3.1.1 急性应激 比如学生就业面试,司机避免撞车,李广在森林中看到一只猛虎,等等。这种应激将引发机体的一系列神经和腺体反应,使个体做好防御或逃跑的准备,即产生“战斗或逃避”的反应。如下图所示。 3.1.2 慢性应激 慢性应激可能会使人产生一般适应征候群。这一概念是加拿大内分泌学家Hans Selye提出的。一般适应征候群包括三个阶段: (1)报警反应; (2)抵抗阶段; (3)疲惫阶段。 长期的经济困顿产生的破坏性影响。 Lynch等人(1997)对1000名持续了30多年经济困顿的参与者进行了30多年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的经济困顿会导致更糟糕的生理(这些生理功能与日常生活的基本功能密切相关,比如烹饪、购物和沐浴)、心理(患有临床抑郁症的数量是非经济困顿者的3倍,带有嘲讽的敌意和缺乏乐观的可能多于5倍)和认知功能。 3.2 心理应激反应 生理应激反应通常是自动的、可预期的、无法用意识加以控制的内在反应。然而,许多心理反应却是习得的。它们将依赖于对刺激的知觉与解释。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客观的应激事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应激反应,甚至同一个人,在改变看法后对同一个应激事件的压力评价也不同。 3.2.1 重大生活事件 比如,亲密家庭成员的去世、父母离异、服刑、被解雇,与父母发生强烈的冲突,等等。 3.2.2 灾难性和创伤性的事件 比如,交通事故、强奸的受害者、地震,等等。 3.2.3 慢性应激源 在涉及心理应激源时,对急性和慢性应激源很难作出明确的区分。 3.2.4 日常挫折 “鸡毛蒜皮”的烦心事(如,2006年参加职称计算机考试) 4 应对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应对指的是对付那些被知觉为紧张或超过了个体资源所及的内在或外在要求的过程。其实指的就是解决压力的各种行动或思维活动。 比如,如果是你,你怎么处理下面两件事情(如何应对这些压力)? (1)2009年MPA学生互评事情(作者的选题角度值得肯定,但没有人教他如何写作论文,非常遗憾。… ) (2)下面是一个假设的情境:你的老板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为了更多地榨取员工的血汗,经常强行要求你们加班,并且不给加班费。包括你在内的员工对此都很反感。有一天,你因为身体不适,没干完活就提前结束了加班。在公司的门口,你被主管逮住了。第二天,仍然是在加班时间,老板把你叫到他办公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