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挪威的森林》译作风格与译者因素.pdf
第26卷 第6期 天 Fp学 刊 Vb1.26 No.6
2011年12月 Journal ofTianzhong Dec.2011
《挪威的森林》译作风格与译者因素
孙 立春
(杭州师范大学 外语学院,浙江杭州310036)
摘 要:《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的代表作,而林少华和赖明珠的译本都是该作的经典译本,这两个译本具
有不同风格。译者的知识背景和翻译观不仅会影响译者对原作的理解和表达,而且对译作风格有很大影响,并
决定着译作的最终效果,因此,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很有必要。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译作风格;知识背景;翻译观;译者因素
中图分类号:1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O06—5261(2Ol1)06—0083—04
即使同叶译本相比,也可以说几近完美[2】l 。除了这
一 、 译作风格之区别
种旗帜鲜明地推崇一方、反对另一方的观点之外,还
《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受到中 有一种折衷的观点。例如,叶岗认为:‘《挪威的森林》
国读者的广泛欢迎,催生了多个中文译本,这些译本 在中国有两种较好的译本,一种是大陆的林少华译本,
良莠不齐,除了林少华、赖明珠、叶蕙的译本质量较 另一则是台湾的赖传 (原文如此)珠译本。前者译意
高外,其他的译本有的不够严谨、忠实,甚至有的还 细腻,后者文字清脱,可谓各有千秋。”【3】
存在惊人的抄袭现象。如今,林译本与赖译本的译笔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林译本和赖译本具有不
之争在网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拥林派”认为林译本 同的风格,这两种风格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分别受到
词藻丰富,语言精炼而流畅,让人读来酣畅淋漓,仿 大陆读者和港台读者的好评,所以都有其存在的合理
佛行云流水一般,而赖译本语言浅白,生涩拗口,味 性。对于这两种风格,很多读者和学者会根据不同的
同嚼蜡。“拥赖派”则认为林译本语言古板,书面语多, 审美观和翻译标准进行厚此薄彼的价值判断。笔者以
很多词都不符合现代人的语言习惯,大众文化方面的 为这种价值判断只停留在佐哈尔所说的“批评”层面,
专有名词误译较多,而赖译本文字简洁,语言干净利 还没有进入到 “研究”层面,因此,笔者想从译者的
落,读起来比较轻松。 知识背景、翻译观两方面,分析一下这两种风格产生
这种译笔之争也出现在学术论文及著作里。例如, 的原因。
王向远比较推崇林译本,他说:“林少华的译文,体现
二、译者的知识背景
了在现代汉语上的良好的修养及译者的文学悟性,准
确到位地再现了原文的独特风格。可以说,村上春树 译者的知识背景主要包括双语能力、双文化能力
在我国的影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林少华译文的精 等方面。关于双语能力,笔者认为林少华与赖明珠的
彩。”【 ] 而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井省三则推崇赖译 日语水平应该难分轩轾。林少华1 975年毕业于吉林大
本,他在 《村上春树 中国》中认为,村上作 学日语系,198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并获日
品用的是“口语体”,惟有最大限度传达这一文体或风 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暨南大学外语系任
格的翻译才是 “良质”翻译,而林译本用的却是 “文 教,1999年调中国海洋大学任日语系教授,这期间曾
语体、书面语体”,这样反而显得 “浓妆艳抹”,而赖 3次访日,即1987年至1988年在大阪市立大学进修
译本“不化妆,保留本来面目”,较之林译本自不待言, 日本古典文学,1993年至1996年在长崎县立大学任
收稿日期:2011—07—07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Y200805908);杭州师范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支持计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80后"消费者的购物决策风格与种群类别研究.pdf
- "90后"学生群体风格和思想特点研究.pdf
- "中国(艺术)风格"与中国园亭之西渐.pdf
- "二董"《合刻栘华馆骈体文》艺术成就探论——兼论"二董"骈文的风格渊源与文学史地位.pdf
-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访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院士.pdf
- "从放弃中得到拯救"——读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彻底的奉献》.pdf
- "任性"的叛逆与"坎普"的颠覆——论苏珊·桑塔格的"风格化".pdf
- "元四家"的山水画风格与文人画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pdf
- "党员三兄弟"奉献为群众.pdf
- "典雅深沉,憨拙雄浑"——论长安风格阮曲的艺术特点.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