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原弦索琵琶音乐的风格与特点.pdf
2014年第五期《音乐创作》
中原弦索琵琶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刘阳
摘要:中原弦索音乐是民族音乐文化中一枝极为绚丽的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风格与浓郁的地方色彩。本文以琵琶音
乐为例从它的渊源、发展流变、曲式结构与板式阐述其旋律风格及演奏特点。
关键词:中原弦索 琵琶音乐 风格特点
中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浓厚的文化底蕴。中原传统音乐乃华夏之正声,有着极为丰富的音乐遗产,其中被史家称赏的“北
弦索”音乐,在河南从南北朝、隋、唐、宋、金以至明、清、民国,一路繁衍发展,至今依然在民间流传。中原弦索音乐是
民族音乐文化中一枝极为绚丽的奇葩,有着鲜明的地方风格与浓郁的地方色彩,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强烈的震撼力。
一、中原弦索琵琶音乐的渊源与发展流变 每种乐器各自的性能与特点,在基本旋律的基础上加花变
“弦索”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元稹《连昌宫词》诗:“夜 奏;亦可在此基础上形成用一处乐器主奏,其他乐器为之伴
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中,可见此时“弦索”音 奏的形式,在民间称作“对板头”。近半个世纪以来,大调
乐已见诸中原地区的音乐实践。而后,在明代的戏曲论著中 曲子趋于衰落,“板头曲”则常以合奏、独奏的形式出现。
也多有论述。然而,“弦索”音乐的演奏乐器与演奏形式却 在《一素子琵琶谱》中的新调八操中,《金锁银匙》通
各说不一。据一些史料记载,大约有以下几种乐器与演奏形 《串珠帘》、《秋灿芙蓉》通《思春》、《杨妃醉舞》通《月儿
式:(1)以琵琶、三弦、筝为弦索;(2)以琵琶为弦索:(3)高》,这三支“通”用的曲目在河南板头曲中至今皆存。前
以三弦为弦索;(4)以琵琶、三弦、筝、胡琴为弦索;(5)面所提到的《开封同春园听筝图》中所记曲目《美女思情》、
弦索是某一特定乐器的名称等Ⅲ。虽然明代曲论著作中对 《平沙落雁》、《状元及第》三支曲目现今在“板头”曲中也
“弦索”所指的乐器不甚清楚,但“弦索”音乐指的是北曲, 依然存在。另外此种板式的曲目也见于李芳园《南北派十三
并且与当时流行的南曲迥然相异,这一点却是十分清楚的。 套琵琶大曲》中新组《青莲乐府》《(清平词)、(风求凰)、
明代中叶,在河南、安徽、山东一带广泛流行着一种民 (三跳涧)、(玉连环)》及《弦索备考》(1814年抄本)中
间音乐“弦索”,是一种用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萧、 的《十六板》,均为六十八板曲。可见此种板式在明崇祯时
管等吹奏乐器为辅的一种合奏形式,也常用于伴奏。在中原 已经存在且流传至今。心1以上几种书谱所载,不过是当时流
一带流行甚广。明万历年间,中原民歌俗曲兴起,此种“弦 行的“板头”曲目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弦索板头曲目数百
索”音乐与明中期以后至清乾隆年间汴梁(今开封)兴起的 年来一直散失在民问。
流行小曲相融合,并为一些曲牌《寄生草》、《山坡羊》、《码 河南现存板头曲目约有100余首,还有很多曲目未被辑
头调》、《劈破玉》、《黄鹂调》、《剪靛花》、《打枣杆》、《银纽 录成册:在民间自生自灭。封建统洁者轻视民间音乐,推崇
丝》、《罗江怨》等作伴奏。至清代中叶,“弦索”又为河南 宫廷雅乐,致使许多优秀的民间音乐散失灭绝。这使得民间
兴起的“鼓子杂牌”作伴奏,此时合奏的形式依然存在,其 音乐的发展与传承受到极大的限制,很多优秀的作品未被保
中主奏乐器为琵琶、三弦、月琴、筝、箫等。后来因各种乐 存下来。直至民国时期,曾在河南各地一度广为流传的“板
器的发展需要,“弦索”音乐的演奏形式除合奏伴奏外,也 头曲”演奏,仅剩下南阳西镇平、内乡、新野、淅川、邓州
多以各种乐器的独奏形式出现。如:琵琶独奏、三弦独奏、 等地尚有流传,其中尤以邓州较为盛行。“当时在宛西四县
筝独奏等,并有单独的乐谱流传。 大调曲盛行时,邓州小西关不足500米长的街上,茶馆曲场、
明代万历年间中原俗曲兴起,此时的汴粱俗曲“不问 说书乱弹数处,行人街上,百步之内弦索争鸣、唱曲声此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