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是瓶中魔鬼 还是诺亚
教学目的: ??? 1.了解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特点,学习本文的批驳方式。 ??? 2.了解并认识核电站的优越性 重难点: ??? 1.体会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阐明文章主旨。 ??? 2.学习本文立论和驳论相结的论证方式,以及运用事实进行对比,反驳论据和反驳论点的批驳方式。 一、导入 能源的重要性。提问:能源的种类。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核电可以说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较理想的能源,被赞誉为诺亚方舟。然而,西方国家却出现一股强大的反核电站舆论,把它看作是瓶中魔鬼。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核电站?为此,我们今天学习《是瓶中魔鬼,还是诺亚方舟》。 二、解题 从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题目中包含了两个来自不同民族的传说故事。结合注释,首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个传说故事的内容。 瓶中魔鬼 诺亚方舟 瓶中魔鬼(第一题) 来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的一篇《渔夫的故事》,渔夫从海中找到一个铜瓶,打开瓶盖,一个魔鬼从里面出来,要杀死渔夫。渔夫急中生智,说不相信魔鬼是从瓶子里出来的,又将魔鬼骗入瓶子中。 “瓶中魔鬼”在这里比喻核电站,人们自己制造出这个东西,结果自己却深受其害。 诺亚方舟(第一题) 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创造世界万物的上帝耶和华见到地上充满败坏、强暴和不法的邪恶行为,于是计划用洪水消灭恶人。他也发现,人类之中有一位叫做诺亚的好人,就指示诺亚建造一艘方舟。诺亚用了120年才建造完毕。洪水来了,诺亚带着他的妻子、儿子与媳妇(还包括牲畜与鸟类等动物)上船。 没有上船的动物和人都被淹死了,方舟上的生物安然无恙,洪水退却后,诺亚回到了大陆,成为人类的新鼻祖。“诺亚方舟”成为避难的象征。 在这里,表示核电站可以让人们免受能源枯竭的灾难。 建造诺亚方舟 故事的作用(第一题第二问) 两个故事在内容上是对立的,暗含两个对立的观点——核电站是危险能源、核电站是干净安全的能源,显示要批驳的对象和作者自己的观点。 驳论。 三、中心论点(第二题第一问) 论文以大量的事实和专家的言论为依据,有力地驳斥了谬论,充分地证明核电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生产最安全、在环保方面具有优越性地能源。 四、分析课文 三大部分 (一)引论部分(1-2)交代背景,分别说明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核电站是危险能源、核电站是干净安全的能源。 (二)本论部分(三个小标题)从核电站的设计与结构、安全防范措施、生产中排放放射性物质的影响程度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分别批驳了两个错误观点。三个方面都紧紧扣住“安全”这个关键问题来分析,条理清晰,内部联系紧密。 (三)结论部分(最后一节)引述科学家对核电站的评论,总结全文。 (一)文章开头引论部分 1.提出民众的反核运动,认为它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是“瓶中魔鬼” 2.提出核能在很多国家快速发展的事实,认为核能是一种干净的能源,是“诺亚方舟”。 引论的两个段落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 B—29轰炸机是二战后期出现的著名的轰炸机,其绰号“超级空中堡垒”。最大航程6000公里,可载弹10吨,使用升限12000米。B—29轰炸机主要用于亚洲战场,对日本本土实施战略轰炸。 从1944年开始,B—29轰炸机从印度和中国内地的基地起飞,对侵略亚洲的日军基地和日本国内的目标进行轰炸。 1945年8月6日和9日,B—29轰炸机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了一颗原子弹。导致广岛7万多人死亡和长崎3万6千人死亡。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投降。 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能源短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一般多为东部沿海(煤炭资源和水能资源都相对短缺)。但目前核电分布有向中部地区发展的趋势。(载止2010年,中国核电站:目前6个投入运营的核电,12个在建的核电站,25个筹建中的核电站,中国核电站分布图。) (二)文章的本论部分 1 .似是而非的罪名——核电站的设计和结构 2 .如何评价安全——安全防范措施 3. 是肮脏的能源吗——生产中排放放射性物质的影响。 “似是而非”的罪名 对方论点:核电站是“受控的原子弹” 对方论据: 1.核电站和原子弹使用的核燃料相同:铀-235 2 利用的原理相同:铀原子核的裂变 3 释放核能的本质相同:释放裂变能 作者进行反驳的论据: 作者列举了三大差别: 1.核燃料的浓度不同:核电站铀-235占0.7%-5%;原子弹铀-235 占90%以上,高浓度。 2 原子弹和核电站的内部结构差别相当大:原子弹—几块次临界铀235瞬间相遇,高密度;核电站:燃料棒,低密度排列。 3 核电站与原子弹的外壳强度不同:原子弹外壳强度极大,可迅猛爆炸;反应堆外壳承受很小压力,压力大就会破裂,不会爆炸。 通过反驳,作者提出一个相反的观点:核电站的设计与结构使它在极端的条件下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