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doc

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 一、重视课前引入环节,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中学法制教育的目的不是使学生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或条文,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法制观念,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能力,从而初步养成依法办事的能力。而思想品德课的课前引入环节能够有效的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学习法律的热情。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课前引入,首先从每一节课的课前引入开始,引入生活中常见的法律现象,并有效的进行设疑,对学生进行法律上的启萌,激发他们学习法律的兴趣。 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财产留给谁》这一内容时,由于涉及《继承法》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对这一知识又不太熟悉,于是我就采用了案例引入的方式。上课后,我先给学生讲一个春节期间发生在学校附近的真实故事:一个王姓妇女,由于其同胞弟弟常年在外打工,她担负起了赡养父母的义务,春节前其父母均过世,弟弟回来后,以“出嫁的姑娘无权继承父母遗产”为由,继承了父母的全部遗产。故事讲到这里,我及时提出问题:出嫁的姑娘到底有没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在这个案例中,王姓妇女有没有继承其父母遗产的权利?她该怎么办? 由于这个案例是发生在学校周边的真实事件,一下子引发学生的强烈争论,他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时间课堂变成了关于继承问题的辩论赛场,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然后,我因势利导,从容的提出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顺理成章的引入到了课堂教学中。 二、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强化学生法律意识 现行的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法律内容,比如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中,尤其是七年级和八年级下册,有大量关于法律的知识,涉及《宪法》、《刑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婚姻法》、《教育法》等,并有许多针对性很强的法律案例,我充分利用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中的法律知识,进行知识链接式的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和法制教育的有机结合,将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避免了把法律当标签生搬硬套、牵强附会的做法,并把法律知识与思想品德课内容相互渗透,真正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少年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自己年龄还小,出了事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不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研究表明,这种认识是造成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思想原因。对此,我在教授八年级《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课时,利用教材中的“16岁的小君和小哲因为一点小事而蓄意报复,互相伤害,最终酿成惨案”的案例,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描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剖析, 用铁的事实和血的教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在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法定义务,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既损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也损害了自己,要依法受到相应的制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发生了争执,要懂得控制情绪,宽容他人,以避免因一时冲动而导致伤害事件的发生。这样,就有效的帮助青少年纠正原先的错误想法,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使学生既学会了相关法律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法律意识。 成功的使用教材典型案例,既充分发挥了教材资源的作用,也为后面教学中进行《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教学作好了知识的铺垫,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不仅要学会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而且还要尊重他人的生命”的结论,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学生切实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并能自觉认同青少年在参加各种社会群体活动时,要明辨是非,遵纪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设置模拟情景,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思想品德课相对来说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设置情景讨论,变抽象为具体,吸引学生注意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得尤为重要。在执教七年级《珍惜生命 健康成长》中的“学会保护自己”这一知识点时,笔者采用了书本上的“说一说”:陈明和王想有一天回家晚了,在一个僻静的路口,突然窜出一群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们抓住陈明进行敲诈。王想还没回过神来,就被他们推了一把:“小东西,你还不快滚,是不是要陪他挨打呀?”王想该怎么办?A.撇下同学离开;B.和他们拼命;C.回学校找帮手,不信打不过他们……如果你是王想,在朋友遭遇危险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学生在这样真实的模拟情境中,很快就置身其中,通过讨论,最后得到了结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更不能以身试法,以暴制暴。有同学说悄悄闪避到一边,躲至无人处拨打110报警,警察叔叔两分钟就能赶到的;有的说要镇定不慌乱,记住有利的地势地形,记住歹徒的相貌特征等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们一起得到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办法,归纳为:求助救援法、 记住特征法、 寻机抽身法、 智捉迷藏法、 借虎吓狼法等。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