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重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
[摘 要]2009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的无果而终,给国际社会连续数十年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平添了一抹悲观色彩。2012年是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40周年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20周年,它可以而且理应成为我们在理性总结与反思中继续前行的一个新起点,而即将举行的里约会议20周年纪念峰会就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重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并为之作出进一步政治抉择的重要会议。我们面临的根本性挑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这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来说都是如此。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哥本哈根峰会;斯德哥尔摩峰会;里约峰会;环境政治
abstract: copenhage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2009 came to nothing, but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in stockholm and 20th anniversary of un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rio de janeiro should serve as a new start for us, with rational conclusion and reflection, to continue moving forward. the forthcoming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rio summit should be taken as a significant move by international society towards reuniting global consensu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making a further political choice: the fundamental challenge we抮e faced with is not whether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or not, but that development must be 搒ustainable?
key 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 ment; copenhagen summit; stockholm summit; rio summit; environmental politics
无可否认,2009年底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会议的无果而终,给国际社会连续数十年来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努力平添了一抹悲观色彩,甚至让许多激进的生态主义者频繁提及玛雅人关于人类命运的古老谶语。2012年是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40周年和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0周年,它可以而且理应成为我们在理性总结与反思中继续前行的一个新起点,而即将举行的里约会议20周年纪念峰会就可以理解为国际社会重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并为之作出进一步政治抉择的重要会议。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现状沾沾自喜,但对全球视野下近半个世纪以来绿化进程的简要回顾却也可以清楚表明,我们已经行进在路上,尽管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国际社会的绿色响应
尽管现代国家特别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民主国家的“环境失败”遭到广泛的绿色批评(尤其是来自生态激进主义方面,比如生态无政府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但至少在当今世界舞台上,民族国家及其政府仍是国际环境合作与一种全球性环境管治架构的创建进程中无可置疑的主角,而这主要体现为以联合国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约国际社会的绿色制度、法律和规范的创设、落实与延展。
(一)地球危机与人类环境会议
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于1972年6月5-1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其直接动因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中迅速生成与蔓延着的地球危机甚或“世界末日”意识,西方工业化国家中以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副效果不断显露,而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研究报告则发挥了一种警世危言式的加速大众传播与社会政治动员的作用。①来自世界113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各主要国际组织的代表共1300多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旨十分明确,那就是促使人们和各国政府注意:人类的活动正在破坏自然环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首脑或高级代表首次坐在一起(前苏联和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出席),探讨如何应对共同面临的环境挑战,讨论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也是联合国自创建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高规格地讨论非传统性议题(而不是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