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光 复习教案
学科教师辅导
学员编号: 年 级: 课 时 数: 3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授课类型 C 透镜成像 星 级 ★★★ ★★★ ★★★ 教学内容 一、要点提纲:光源--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
(常见的光源如太阳、电灯、燃烧着的蜡烛等。 议一议:小孔能够成像的原因是什么?画图说明。
(颠倒、颠倒、倒立、改变、不变)
做一做:在硬纸板上挖几个形状不同的小孔(如圆形的、正方形的、长方形的、三角形的等),观察太阳光通过小孔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改变小孔的大小和形状,调整硬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观察光斑形状和大小的变化。
结论:光斑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有关/无关);光斑大小与纸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 (有关/无关)。【答案】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3×108m/s
(光速都是3×108m/s吗?)
常见应用:排队、瞄准射击等
二.题型类:
题型一:例1(★★★)例2(★★★)(★★★)(★★★)题型二:例(★★★)<建议用时10分钟!>
(时间10分钟,共10题,满分30分)1.(★★★)
【答案】乙、甲、光的直线传播
2.(★★★)(★★★)】(★★★)(★★★)
6.(★★★)(★★★)(★★★)(★★★) 本次测试得分______________ 喔………达标!一、要点提纲:
光的反射
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入射光线:∠2
反射光线:∠3
法线:2.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异侧,两角相等,光路可逆。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分类
(1)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1)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2)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4、光反射具体的事例:镜花、水月、镜子成像、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潜望镜,自行车尾灯(反射器)
典型例题
题型一:
注意:确定了反射平面后要先画法线,使法线在入射点上垂直于反射面,之后再确定入射或反射光线。
【例(★★★)角,则反射与入射光线夹角为 。
【答案】0度 10度
【例(★★★)
题型:例(★★★) 放映电影、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利用_____________使坐在剧场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例(★★★) 1. 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方向,当光线与平面镜成90o角入射时,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若入射光线不变,镜面旋转20°,那么,此时的入射角是_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是__________________。
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方向射来。为了使反射光沿水平方向射出,平面镜应该跟水平面成_____或_____。
实验序号
入射光线
入射角
反射角
1
AO
50°
2
CO
40°
3
EO
20°
第一步,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观察__________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把小门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 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上述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