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轻重》课堂教学实录
:于 滢
教学内容:六年制青岛版教材第一册二单元《轻重》。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轻重,知道轻重是相对而言的,初步引入天平,知道用天平称来判断轻重。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动脑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具:铅球、篮球、水果蔬菜、橡皮筋、铁棍、天平、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活动程序与教师提示 活动内容 关注要点 课前活动: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请三位同学(A、B、C)来帮忙,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请B抱A、B抱C。问:通过观察你能知道A与C谁重谁轻吗?A 重C轻。再请D同学来帮忙,请D抱我,再请D抱A。通过观察,你能告诉我,我和A谁重谁轻吗?(我重A轻)所以说轻重是相对而言的, 在说时我们要搞清楚谁与谁比,谁重谁轻。
通过三名学生抱的过程,初步感知轻重的概念。激起学生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去。
仔细观察游戏过程,发现其中隐含的信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说出有关轻重的问题,用自己地语言表述完整。通过游戏让学生知道轻重是相对的,既在比时要搞清楚谁与谁比。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完整地表述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自己说出A与C比时谁重谁轻?老师与C比时谁重谁轻。通过观察、表述挖掘出游戏中的数学内涵。 活动一:
1、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轻重的知识。(板书课题:轻重。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刚才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老师要奖励大家,我们一起来欣赏一副图画,请你仔细观察,在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2、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你们玩过吗?喜欢吗?这时从山后传来一个声音“让我来玩”。请你发挥一下想象力,想想谁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了。哦!是大象来了,如果右边这只小猴让给大象玩,跷跷板会发生什么变化哪?谁能说一下原因。
师:很好,因为大象与小猴比大象重,小猴轻,所以大象把小猴压上去了。在现实生活中你还能举出一些谁比谁重,谁比谁轻的例子吗?
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解决问题,并引出两只小猴在玩跷跷板,他们一样重这一主题。
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猜猜丛林中谁会来。
大象来了,学生通过想象会知道跷跷板左高右低,大象比小猴重,大象把小猴压上去了。
学生用视觉去判断谁重谁轻,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生活经验举一些谁比谁重,谁比谁轻的例子。
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中隐含的信息,通过跷跷板的平衡知道两只小猴同样重。
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学生先从视觉上感知大的就重,小的就轻。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轻重。 活动二:
1、教师出示篮球、实心球(掂一掂)。
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大的就重、小的就轻哪?
2、师:这两个球是我们以后上体育课要用的篮球和实心球,通过观察,你能告诉我谁重谁轻吗?
3、师:请同学们左手拿铅笔盒右手拿课本,掂一掂谁重谁轻。再用右手拿铅笔盒左手拿课本,掂一掂谁重谁轻。是不是所有的东西用手一掂就知道谁重谁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看一看,知道大的物体并不一定重,小的物体并不一定轻。
通过掂重量差不多的物体让学生初步感知到通过掂也不一定能知道谁重谁轻。
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并知道轻重只通过视觉观察是判断不准确的要通过掂来判断。
一步一步引出问题,让学生不断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三:
1、教师出示梨、苹果(想一想)。
师:梨和苹果大小差不多,重量也差不多,请同学们掂一掂,能知道谁重谁轻吗?
2、师:请同学们替老师想办法,判断出谁重谁轻。四人为一组,讨论。
3、师:老师这里有一个办法,你看行不行,我用两根一样长的橡皮筋,分别系在梨和苹果上,挂在同样粗的铁棍两端,你观察一下谁重谁轻啊?为什么?
师:我们现实生活中用的弹簧秤就是这个道理。以后同学们和爷爷、奶奶出去买菜时多注意观察。
4、教师出示天平(称一称)。
师: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个物理仪器:托盘天平。把梨和苹果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上,称一称,很明显可以看出梨重苹果轻。
学生来掂一掂,不能准确判断,让学生想办法。自主探究问题。
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老师演示,学生观察,发现梨重苹果轻,并请学生说明理由,梨重拉的橡皮筋长,苹果轻拉的橡皮筋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发现其中的奥秘。
知道跷跷板的原理了,再来初步认识天平,知道哪端高,哪端就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墨子题库带答案.doc
- 论贾环之性格成因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doc
- 论“四风”问题是损害党群关系的重要根源.doc
- 面试教育—个性教育的真谛 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 2018年高考文言实词120例.docx
- 通许县厉庄乡、邸阁乡等6个新型农村社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工程.doc
-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201310.doc
- 网络研修《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小学数学).doc
- 笛子演奏音乐课教案.doc
- 课题研究教学设计:克和千克的认识.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