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萧山区非遗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思考.doc

对萧山区非遗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萧山区非遗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思考

对萧山区非遗优秀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利用的探索与思考 摘要: 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已有二项国家级、十一项省级、十三项市级、34项区级共60项优秀非遗项目。这些仅仅只是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如何使这些非遗优秀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开发利用,还必须建立一整套的传承构建体系,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 各级非遗名录 优秀文化资源 开发利用 探索 有着八千年跨湖桥文化的萧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经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大胆探索,积极进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国家级、省、市、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同时建立了非遗传承人各级保护名录体系,还有非遗展示馆、博物馆、教育传承基地也在相继展开。 如何使这些非遗优秀文化资源得到传承和开发利用,使我区的非遗资源得到合理有序的开发和保护利用,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作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一、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底究竟知多少 从2004年5月到2008年5月,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普查领导工作小组,经过对全区22个镇乡,4个街道,一个农场的深入普查,普查前后历时五年,举办普查人员培训班30多次,请来省、市有关专家多次进行讲课。按照民间文化资源普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目标和方针,经区级非遗专家认真研究考证评审,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目前已有二项国家级、十一项省级、十三项市级、34项区级共60项优秀非遗项目。列表如下(略): 二、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项目的特点和现状 从这次较大规模较大范围对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普查情况看,具有以下特点: 1、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比如流传在楼塔的民间丝竹乐《细十番》,据查始于唐代,由江南“十番鼓”变析而来。《南宋官窑》始于宋代王朝南迁建都临安(即今杭州)而专设的宫庭瓷窑,有中国瓷器明珠之称。 2、种类较多,涵盖面较广。一是地方音乐和曲艺,主要有楼塔的民间丝竹乐《细十番》;有流传于萧山东片地区《莲花落》。二是民间风土习俗如《新塘赛龙舟》等。三是为庆祝节日人们自发组织的临浦镇的《横山傅龙马灯会》、河上镇的《河上板龙》等灯会舞蹈。四是民间手工艺制作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像逼真的《河上红石雕》;有古色古香之特色的《木纹拼嵌画》;还有绣工精美、构图新颖的《萧山花边》等民间工艺制品。 3、影响深远,多种民间文化艺术享誉全国。在民间表演艺术代表中,民间戏剧《萧山绍剧》和民间曲艺《莲花落》,翁仁康的莲花落《说也说不清楚》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金奖,莲花落《一只邮包》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纪念奖,曲艺表演艺术家翁仁康无疑是萧山民间文化的品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从萧山区现状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社会共识还未能有效形成,各级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各项组织政策扶持措施不能有效保证,表现在专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少,保护专项资金缺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没有得到合理建设。 2、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资金严重缺乏。由于缺乏专项资金,很多该深入的工作只能浅尝辄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建设有待稳定和加强。从目前情况看,镇乡一级队伍不够稳定,文字功底也普遍较差。 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结构老化,已呈现断层趋势。如民间杂技《翻九楼》其特点是高、惊、险,由于没有充分的安全措施保障,至今没有年轻人敢涉足。 四、对构建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的探索 萧山区历史悠久,流传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如何传承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在保护中发展,在继承中创新是当前我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42号文件精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的设立和队伍的加强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已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走向法规化和政策化。 1、建立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行政机构。目前萧山区没有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非遗干部都是文化馆兼职的。 2、建立完整的从上到下的非遗工作队伍体系,有利于长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挖掘、整理工作。 3、建立非遗专家委员会,有利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评审、研究工作。 4、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展演活动。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中有明确的要求,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展示或展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的平台,达到宣传、保护、利用的目的。 5、建立宣传团队,负责及时向社会媒体公开宣传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进程,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针政策,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培训、研究、出版等。 6、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络宣传平台。利用萧山文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