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作原则看《傲慢和偏见》中人物对话风格.docVIP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和偏见》中人物对话风格.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和偏见》中人物对话风格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和偏见》中人物对话风格   内容摘要:格赖斯认为会话应遵守合作原则,以保证交际效率。在特定的语境中违反合作原则常常产生特殊的会话含义。通过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对话的实例,可以揭示在对话中违反合作原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感情、深化主题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体会奥斯丁独特的语言魅力。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日常对话中,人们在通过交谈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时,常常并不直接说想要表达的意思,而是通过一些非直接的方法进行表达。格赖斯认为,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为了使交谈顺利进行,都会有意或无意地遵循一种共同默认的协议,已达到互相配合完成交换信息的目的,“当你参与会话时,你要依据你所参与的谈话交流的公认目的或方向,使你的会话贡献符合这种需要”(Grice,1975)。这种协议就是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合作原则包括四个方面:(1)数量准则,即会话中提供适量的信息;(2)质量原则,即提供自己认为真实的、有依据的信息;(3)关系准则,即所提供的信息应与会话中心关联;(4)方式准则,即应简明有条理,避免晦涩歧义。 合作原则要求在谈话过程中,人们应当既不多说也不少说,不说假话,言之有据,不能答非所问,不能隐晦曲折,不能含糊其辞。然而,人们在日常交流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地违反、利用或放弃这些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听话者听到这些违背合作原则的话语,通常并不会导致合作的失败,而是假定说话者是由于一定的原因而有此说法,从而构建了一个语境。从这个语境中可以推导出说话人的真正用意,于是就产生了会话含义,特别是非规约性会话含义。所谓非规约性会话含义是指除要考虑单词、短语本身具有的规约意义之外,还要考虑说话者的语境的含义。 下面笔者来谈谈合作原则的违反与《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艺术。 1.违背数量准则。 《傲慢与偏见》中由于会话一方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而在诙谐幽默中体现出人物性格的例子层出不穷。 “My dear Mr. Bennet,” said his lady to him one day, “have you heard that Netherfield Park is let at last?” Mr.Bennet replied that he had not. “But it is,” returned she; “for Mrs. Long has just been here, and she told me all about it.” Mr. Bennet made no answer. “Do you want to know who has taken it?” cried his wife impatiently. “You want to tell me,and I have no objection to hearing it.”(1) 在这段班纳特夫人与班纳特先生的对话中,两人所说的话在数量上明显不对等。在前两句问话中,班纳特夫人提供了充分的信息,并希望引起丈夫的注意,而班纳特先生并无热情。在第一问话后,作者甚至不直接叙述出他是如何回答的,草草一笔带过。第二句问话后,班纳特先生保持沉默。这种布置表明班纳特先生对他的妻子谈话的话题十分不感兴趣。然而,班纳特夫人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班纳特先生表现出的不耐烦。直到第三句班纳特夫人已经十分不耐烦地大声嚷嚷时,作者才让班纳特先生说出了第一句话。在这个例子里,班纳特夫人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无视对方的冷淡态度,“强行”将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继续进行,提供的信息大大超过对方所需要或期望的,给听话者带来了负担。读者可以感受到班纳特先生寡言深沉,班纳特夫人饶舌肤浅的性格特点。两个人物的鲜活形象跃然纸上。 《傲慢与偏见》全书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矛盾产生的关键就是达西的傲慢态度和伊丽莎白由于轻信韦翰对达西的诋毁而产生的偏见。韦翰诋毁达西正是通过他在与伊丽莎白的谈话中违反数量准则而达到的。他所叙述的事情经过都是事实,只是故意漏掉了关键信息,从而使听话者(伊丽莎白)对他的话理解产生了严重偏差(第16章内容)。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解和偏见的消除就是通过填补这些遗漏的关键信息而实现的(第36章达西的信)。而后,伊丽莎白更是通过巧妙利用合作原则中的数量准则,用礼貌得体的语言揭露了韦翰的恶行。李雅新(1997)曾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韦翰不动声色地诋毁达西的话语和伊丽莎白不露声色地揭露韦翰的话语。作者通过运用数量准则让韦翰对达西进行报复,生动表现了他恬不知耻的特点,又用同样的方法让伊丽莎白揭露韦翰,则塑造了她聪明机智中透出些许调皮的性格特点,达到了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