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菲菲房地产女企业家艺术示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凌菲菲房地产女企业家艺术示范   这是个玩“跨界”的时代。 明星演着电影唱着歌,一边跑去写作绘画不算稀罕事;绘画艺术家去给大品牌设计服装的也大有人在;富人翘楚行有余力做慈善家的更是越来越多;而操持着近20年以来最佳行业的房地产企业家里,施施然地建个艺术中心的也不在少数。凌菲菲女士,正是这样一位“跨界”房地产企业家。 作为明园集团的总裁,她的名字总与“明园”连在一起,在人们看来,凌菲菲成熟干练、做事雷厉风行。但褪去凌总的光环,这位在钢筋水泥的地产世界中,却依然保持着优雅气质的女性,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又有着如何的艺术情结呢? 爱买画的理工科女生 走进凌菲菲的办公室,屋子虽在高处,却感觉接着地气。一进门首先是一套仿明式家具,典雅、大方的置在那里,右手边摆放着她的办公桌,桌子的轮廓映入墙上的画中,那是一幅查国钧的红色系抽象画。抽象画的旁边是一个博古架,上面有她获得的各式奖励以及她和儿子的照片。办公室的最右侧有一扇小门,门外绿意盎然,碎石小路蔓延开去,颇有几分“曲径通幽”的景致。 这样的办公室说不上豪华,却很别致,屋里除了那幅画外,还有一些其他作品,我们便从这些画开始聊了起来。“这幅是李劲堃的,我一个很多年的老朋友,那幅是查国钧的,也是我最喜欢的画家之一。” “听说,你一直都很喜欢艺术?”“是,我从小就很喜欢。”说起她的这个爱好,凌菲菲愉悦地打开了话匣子,“工作以后买的第一个房子装修完,我就去买了些画回来挂上,那个时候房子很小,我买了三幅画,有国画,有油画。那个时候愿意花钱买画的人不多。” 而这个爱画的女人却非学艺术出身,1980年,凌菲菲考入华东纺织工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在那个年代,文科被认为是不吃香的专业,只有学好“数、理、化”才能“走遍天下都不怕”。她虽从小偏爱文科、喜欢艺术,但在父母的意见和大环境的影响下,还是学习了工科。不过这并没有遏制住她对艺术的喜爱和敏感。 毕业后几经辗转,她进入到深圳建筑设计院工作。她从最开始做电气,到后来做建筑,最后操刀装饰设计,凌菲菲与自己的爱好越走越近。“但那时候的开发商都不太重视我们设计师的想法,我们想了半天的设计方案拿过去,却被他们改来改去。” 1992年,凌菲菲辞去公职,开始了她和丈夫的房地产开发之路。 凌菲菲算是最早一批投身房地产行业的人,至1993年明园集团成立以来,明园的不少设计她都参与其中。位于复兴路上的明园世纪城,其外立面便是由凌菲菲主导设计的。 她认为,任何的建筑都应该与它所处的地域文化相连。因地处法租界,她将房子的外立面选择了法式风格。而房屋虽是高层,细节设计却与周围的老房子如出一辙。她说:“在建这个房子的时候,我们的设计就在往文化和艺术上靠拢,不过更多的是一种思考和摸索。” “艺术是生活的刚需” 与那时候摸石头过河的谨慎相比,如今的明园项目可谓大刀阔斧。是什么引发了这种改变,又是什么让一个房地产商义无返顾地开始建造艺术中心、推动艺术品发展? 凌菲菲是一个善于与人相处的人,明园世纪城里三分之一的业主家她都去过。不少人家里装修得很豪华,一个吊灯就是两万块,另一个摆件又是几万块,但她发现,竟没有一个人家里挂着画! 那时,去朵云轩买一幅画也就一、两千元,与动则上万的家具相比,实在不算是大数目,但人们并没有这个意识。这极大地触动了凌菲菲,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买画,最初,她萌生了办画廊的想法,她卖他们买。可后来她发现,要让艺术品成为生活的刚需,并不是买一幅画挂上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思想和观念的认可。因此明圆文化艺术中心应运而生。 明圆艺术中心的“圆”与“明园”集团的“园”是两个不同的字。这是因为明园集团主要是投资地产,以盈利为主,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明圆艺术中心”做的是社会艺术公益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因此,不同的字暗示着不同的目的,不同的营销模式。凌菲菲说:“如果做艺术夹杂太多商业目的,艺术就不能成为艺术,我们在取名字时也是考虑到避开商业性质,所以才用了圆,取意圆满。” 这条路,一走便是十几载。回望这些年,凌菲菲深感欣慰,这种欣慰一方面是源于明圆艺术中心已成为沪上一家设施一流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另一方面,则是她完成了最初的梦想。从刚开始几年频繁地举办艺术沙龙,让业主与艺术家自主交流,到后来更多业主主动关注艺术,并开始买画,虽说只是个开始,但这种开始却给人以希望。 聊到现在的艺术品市场,她多了几分感慨。事实上,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并不健全,画廊作为一级市场起步较晚,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画廊少,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又都比较落后,运作机制和行业规范也不成熟。而本应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行,却因成熟的运作模式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拥有了艺术品市场绝大多数话语权,但拍卖行的价格又没有一个很好的市场标准。如此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