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洋水师黄海鏖战洒碧血颐与御园笙歌弦断罢寿宴 一、慈禧挪用北洋水师经费修造颐和园
公元1894年/甲午/光绪廿年,系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六十寿辰大庆之年,可是不幸在下半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大清的海陆军连遭惨败,遂酿成全民悲恸的“国耻”年。
本文上期曾讲到北洋水师第二次大检阅时,清宫中有个神秘人物陪同醇亲王奕譞参与检阅。此人系慈禧太后的忠仆李莲英,他是奉皇太后的密旨,前来与李鸿章商讨一件秘而不宣的交易。此事涉及1885年清廷决定重建北洋水师以来,每年要向户部调拨巨资,但最后转到慈禧太后那里,总是驳回的多,准的少。于是李鸿章就施计密探其内因,不久收到李莲英传出的隐情说:“太后年近六旬,有意静居,拟造个园子,颐养天年,苦无款可筹,甚为烦恼,故每遇下面请款,往往有驳无准。”于是李鸿章绞尽脑汁,想出个对策,从筹建北洋水师的经费中,拨出三千万两,供慈禧修造颐和园。此事是由李莲英暗中疏通关节促成的。
李鸿章这个“两面讨彩”的妙计是:他与李莲英暗中商定,挟筹建北洋水师的名目,责令各省督抚,岁拨款项,就中提出一半,移作修造颐和园的费用。于是李鸿章嗣后有所奏请,就无不照准。为此,两事皆可成全。慈禧对此妙策,深感欣慰。于是她就决定: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进京的英法联军肆意抢掠、焚毁的西北郊古漪园的废墟上,重新布局监造,改名为颐和园。(以往史家一般只记述“火烧圆明园”,其实古漪园也是当年被焚毁的另一座御花园。)
在慈禧的精心筹划下,颐和园经过了三年的修造竣工,全园焕然一新。楼台殿阁、亭轩馆榭,无不重檐迭彩。最宏伟的乐寿堂正殿,是慈禧的住所,其规模和陈设最为华丽。另有召见王公大臣的仁寿殿,亦相仿佛。还有慈禧观赏京剧的颐乐殿,也造得绚丽多姿:御座殿楼宝座对面的戏台,建成世上绝无仅有的上、中、下三层“氍毹”:上层匾额曰:“庆演昌辰”,中层匾额曰:“承平豫泰”,下层匾额曰:“欢胪荣曝”。此外还有:知春楼、夕佳楼、芸碧馆、藕香榭、腾云轩、瞰碧台、宝云阁、云松巢、卲窝、贝阙、石舫、荇桥等佳境,真是无妙不臻,有美皆具。此园北依万寿山,泉清水秀,奇花珍卉,草木花盛。山岺又耸建一座佛香阁,轩宇绚丽,直上云霄。万寿山麓滨湖,筑有曲折逶迤的千步回廊,便于漫步徘徊,欣赏南面的湖光山色,十七孔石桥和长堤垂柳,真是美不胜收。
颐和园建成之日,慈禧偕光绪帝,率百官临幸,又把内阁军机处以下各机构,都迁入园内,甚至京戏班的梨园弟子,也入园常驻,为太后和臣僚献艺同乐。
慈禧六旬寿辰是甲午年十月十日,早在二月,京城的王公大臣就仿照乾隆、康熙时的故例,陆续收祝寿厚礼呈递内务府。同时又行文驰飭各省将军、 督抚,授意多捐俸银二五成,作为贺寿孝礼;又部署内务府督率工役,自大内(京城王宫)至颐和园,沿途搭建紮花的灯棚,装饰景物。并设经坛,由喇嘛众僧,唪诵寿生真经。颐和园内多建造大牌楼,以纪念圣母万寿。正当全国上下熙熙攘攘筹办祝贺庆典之际,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东邻日寇突然挑衅,海陆并举,入侵大清藩属朝鲜。朝王火急向大清求救,清廷即调遣海陆军驰援。
二、援朝陆军惨败,黄海大战爆发
战端既开,清廷即调两支陆军,渡过鸭绿江援救平壤。接着李鸿章又租用“高升”、“飞鲸”、“爱仁”等三艘英国货轮,载两千多陆军,由济远、广乙、威远三艘军舰护航,驰援朝鲜牙山的清军。李鸿章以为这三艘挂英国旗的轮船,日军不敢攻击,不料这一军情,却被潜伏在天津的日本间谍窃获,以致7月25日“高升”等轮、舰到达牙山海面时,遭到早已潜伏在该处的日舰的偷袭。轮船上的清军临危不惧,就用步枪抵抗,直拼杀到轮船沉没,800多清兵壮烈牺牲。8月1日,中日双方同时宣战,于是一场更大的举世震惊的黄海大海战随之爆发。
9月16日,北洋水师舰队又派出13艘军舰,再次护送招商局5艘货轮,满载援朝陆军6 000人,到鸭绿江口的右岸大东沟登陆。日军却又获得这个情报,遂决定在北洋舰队返航时,发动突然袭击。
17日上午北洋舰队卸完陆军后,提督丁汝昌,率13艘军舰离开大东沟,返航旅顺基地。
北洋舰队离港不久,站在旗舰”定远”号船桥的丁汝昌,忽然发现西南海面远处,有十多艘悬挂美国旗的舰队,由远驶来。他立即警觉,命令全军备战。
临近中午,那支舰队竟突然改挂日本国旗,丁提督顿悟这是日本舰队挑战的诡计,立即命令各舰排成人字形,前舰率先开炮迎战,这时是12时50分。“定远”发连射炮时,船桥震裂,丁汝昌摔成重伤,仍坐在甲板指挥战斗。
在双方炮战中,“致远”舰管带(舰长)邓世昌,勇往直前,舰身中弹累累。当舰体严重下倾,弹药已尽时,邓世昌依然命令开足马力,冲向日舰最大的吉野号,决心与它同归于尽。但不幸被吉野射来的鱼雷击中,全舰250多位将士随着舰身下沉壮烈牺牲。邓世昌坠海曾浮出海面,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