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际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和实证研究 [摘要]引力模型现已广泛应用于空间经济学领域,成为研究经济主体空间相互作用的核心工具之一。利用引力模型对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得到产业转移引力模型的引力指标及大小,并结合相关指标数据进行计量实证检验,借此探讨决定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作用力大小,为解决产业转移滞缓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引力模型;产业转移;佛山陶瓷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56-03
[作者简介]王冰(1988-),女,河南平舆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09ZD04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一、引言
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表现为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本文构建测算产业转移力度的引力模型,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佛山陶瓷产业转移作为案例,对陶瓷产业12个转入地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找出影响产业转移因素的作用力大小,以期为解决产业转移滞缓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二、产业转移引力模型构建
(一)引力模型引入
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于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定律认为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他用两个国家的 GDP 代替两个物体的质量,用国家间的距离代替物体间的距离,得出的结论与引力模型相似,即两国双边贸易规模与他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由此产生了贸易引力模型。
一般来讲,贸易引力模型公式可表示为Mij=α0Yα1iYα2jDα3ijAα4ij(Bergstrand,1989)。其中,Mij为某一时期i国从j国的进口额;Yi为进口国的GDP;Yj是出口国的GDP; Dij为两国之间的距离;Aij为其他促进或阻碍两国之间贸易流动的因素。该模型转化为对数线性形式,得到:lnMij=a0+a1lnYi+a2lnYj+a3lnDij+a4lnAij+eij(1)
(二)引力模型改进
很多学者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做了大量的研究,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空间距离、人口因素、劳动力价格、地区资源禀赋、政府作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等因素对产业转移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对贸易引力模型(1)进行升级,构建出改进后的产业转移引力模型,得到:
lnF=a0+a1lnG+a2lnD+a3lnL+a4lnP+a7Ke+a5res+a6gov(2)
对于模型(2)的相关参数进行简要的说明和定义:
1.用地方产业总值G1、G2代替引力模型公式中的M1、M2,那么产业转移的引力模型可以简单的表示为:
Fij=βG1G21D。
2.D表示转出地与转入地的物理距离(即空间距离)大小,用来衡量产业转移中所产生的运输成本。
3.劳动力价格(P)和劳动力人数(Lab)是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4.产业承载能力指数Kεi。一个区域产业承载系统的承载能力,能不能满足所承接产业的发展要求,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关键。本文参考沈惊宏、孟德友等对城市中心职能强度的定义方法来计算一个城市的产业承载能力大小。具体方法是:选取能够反映产业承载能力的指标,如:区位商、产业融合度、技术创新能力、固定资产投资能力、产业配套能力。然后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承载能力指数,即区位熵指数(KQi)、产业融合度指数(KCi)、技术创新能力指数(KTi)、资产投资能力指数(KIi)、产业配套能力指数(KDi)。
计算公式如下:
KQI=Qi111nn1i=1Qi(3)
其他指数计算方法依上式类推,进一步计算各城市的产业承载能力指数,该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KεI=KQi+KCi+KTi+KIi+KDi15(4)
5.转入地的资源禀赋(res)。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地所能提供的土地、能源和资源等条件。因此,如果转入地能够具备有利于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对产业转移无疑是有帮助的。转入地具有某种资源优势,则赋值1,否则为0。
6.政府作用及优惠政策(gov)。一般来说,在各地优惠政策目标取向与优惠政策内容设计趋同的背景下,政府作用及优惠政策力度与承接地的经济发展实力以及承接和转出地的行政隶属关系相关。显然,这种作用力在东部省市内部的地区间产业转移中最强,其强度定义为1;而省际间的产业转移由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实力的明显差距,这种作用力依次减弱,分别定义为0.9、0.8、0.7。
引力模型中的β代表引力系数,在产业转移的引力模型中,政府作用及转入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2基于数字孪生的新型智慧城镇建设技术规范 (第1部分:数字城镇底座).docx VIP
- 高考英语词汇3500电子版.pdf VIP
- 稠油油藏电磁波与微波加热技术.ppt VIP
- 康力D10D634-电气原理图KLS-MCD-02A-2019.pdf
- 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免疫血液学实验.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478-2024 《加氢站站控系统技术要求》.pdf VIP
- ERP系统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VIP
- SY∕T 7300-2016- 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规范.pdf VIP
- 企业通用全面预算表格模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