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崇道和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卞崇道和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   摘 要:没有卞崇道,就没有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这是本文的论断。为此,本文通过对读书会从发起成立,到发展壮大,到所取得的每项业绩的回顾,论证了卞崇道先生的关键性作用。同时,通过对读书会的性质、宗旨、基本精神与组织形式的展示,论证了读书会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本文还通过对卞崇道与读书会会员之间交往的讲述,展示了卞崇道奖掖后学的宽广胸襟与殷切情怀。同时也反映了会员们对卞老师的无限眷恋与怀念之情。 关键词:卞崇道;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 中国分类号:K8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3)03-0015-06 中华日本哲学会原会长、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代表卞崇道先生,于2012年12月31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现在到了可以对卞崇道先生盖棺论定的时候了,如果问“没有卞崇道,就没有什么?”的话,每个熟悉卞先生的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各自的回答,答案肯定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有些答案可能未必会令人完全信服,但我却敢毫不迟疑地肯定作答:没有卞崇道,就没有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而且笔者相信,笔者的这一论断,无论在会内会外都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日本哲学思想读书会(以下简称:读书会)从发起成立,到发展壮大,到每项业绩的取得,卞老师(会内惯称,今仍从之)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读书会是卞老师用心血浇灌培育起来的,没有谁比他更关心呵护读书会的成长,没有谁比他更关心关爱读书会的每个会员。他用他的学识、他的经验、他的人脉、他的热情无私地帮助每个需要帮助的会员,他把读书会变成了我们会员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他自然成为了这家园的家长,成为了我们感情的纽带与精神支柱。因此,作为读书会的发起人之一和主要的组织者、参与者,作为与卞老师长年相交相亲的受益者,当闻知卞老师逝去的时候,我深感失亲之痛,一种孤独、一种凄凉、一片黑暗袭上心头,顿生一种无力无助感。读书会不能没有卞老师!如今他的肉体虽然离去,但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在读书会的上空照览。记下卞老师与读书会的这段历史,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内心的需要。因此,这篇文稿,既是一篇记事(纪史)文,同时又是一篇纪念文。 一、读书会缘起与早期活动 笔者与卞老师交往始于1988年,是通过当时在山东大学哲学系任教的王守华老师介绍的。当时笔者在日本爱知教育大学留学,因写硕士论文的需要与两位老师有过书信往来,当然主要是我向两位老师求教了。1989年4月笔者从日本回国后开始与两位老师当面交流,而且过往甚密,并且一直保持了20多年。当时卞老师住在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公园西南侧的紫竹公寓,离笔者居住的北京友谊宾馆宿舍相距很近,骑车过去也不过十余分钟,因此笔者便经常造访卞宅。那时笔者访卞宅,通常都是空手前往,逗留半日,吃喝一通,畅谈一番,回来时还总会借上或讨回一些书看。卞老师也深知笔者是爱书之人,因此每次都会有所准备。他本人及有关人员编著、翻译的书刊,他手头凡有多余的,总会送笔者一册。那些年他送笔者的书刊主要有:王守华·卞崇道著《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卞崇道·王守华·王炳文译《现代思想论》(吉田杰俊著,团结出版社,1993年)、王守华·铃木正编《战后的日本哲学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黄心川主编《世界十大宗教》(东方出版社,1988年)、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编《东方文化与现代化》(时事出版社,1992年)、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编《中国日本学年鉴》(系列)、杨正光主编《中国中日关系史研究会会刊》(系列)等。 那些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王守华老师因研究、出版等事宜经常来京,而每次卞老师都会邀请有关人员到卞宅与其议事,我也总是在受邀之列。那时狭小的卞宅实际上兼具了会议室、餐厅甚至客栈的功能,但卞老师及其夫人周老师却从无难色,总是热情洋溢地欢迎款待大家。卞老师不仅请大家喝茶、喝咖啡,还总是要备一些水果和干果,夏日里他还会提前把西瓜冰在水桶里,以备大家到来后降温解暑。议事结束后,卞老师通常还会让周老师在家备餐,偶尔也会到楼下的餐馆招待大家。当时卞老师喜欢喝些白酒,我们一般会拿二锅头助兴,有时也会有人带瓶好酒大家品尝。那时常到卞宅的除了王老师和我,还有北大的魏常海老师、中医研究院的刘文柱老师、北工大的赵晓华老师等。 后来卞老师邀约和鼓励笔者参与他们的学术活动与出版计划,至读书会成立前,我们一起参与策划的书籍有:《当代日本哲学家》(卞崇道·加藤尚武编,其中收有陈化北著《三宅正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安藤昌益·现代·中国》(王守华·李彩华编,其中收有卞崇道的《从安藤昌益到明治哲学》和化北的《安藤昌益与朱子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东方思想宝库》(主编:卞崇道等,陈化北为编译者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