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电石乙炔法生产聚氯乙烯废水的应用
电石乙炔及聚氯乙烯废水的处理
杨昌力1 张冰心2 赵永忆1 张宪民1 潘家兴1
(1.贵州绿色环保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阳,550002;2.贵州师范大学,贵阳,550014)
摘要:根据电石乙炔及聚氯乙炔废水的水质特点,选择了中和、曝气、混凝、一级沉淀、曝气、二级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的一体化处理工艺。运行结果表明:在平均进水水质COD320mg/L、BOD5100mg/L、SS1600mg/L、磷化物40 mg/L、硫化物180mg/L,色度830倍的条件下,其去除率分别为80%、82%、97.5%、99.5%、99.5%,出水水质可达到GB15581-95一级排放标准。
关键词:电石乙炔法、中和、曝气、混凝、沉淀、过滤、吸附、一体化装置。
一、概 述
四川成都某化工厂4万吨/年PVC是以电石乙炔方法为主生产聚氯乙烯。其废水主要来源于电石生产乙烯时乙炔发生器排出的电石渣废水,氯乙烯单体净化过程中产生的稀盐酸和碱洗废水,聚氯乙烯浆料离心母液废水及车间地面冲洗水和全厂生产区生活废水,并伴随有少量的氯乙烯单体及聚合物颗粒(以下统称废水)。废水可生化性差。经确认氯乙烯单体是属于致癌污染物。聚合物的母液不经处理排放,氯乙烯超标严重,应进行深度处理。该工程采用了中和+曝气+混凝+一沉+曝气+二沉+过滤+活性炭吸附工艺。通过调试和运行,废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废水经过处理后出水指标达到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一级排放标准。
1、生产污水:电石乙炔法PVC生产排放废水组成及特性数据见表一
表一 电石乙炔法PVC生产排放废水组成及特性数据表
序号 名称 来源 组成及特性参数 排放特性 排放量 1 废水 P-3620废水泵 COD≤800PPM 常温 间断 18m3/h BOD≤100PPM SS≤1600PPM PH=7~9 2 离心母液 母液池 H2O 70℃ 连续 30m3/h 极小PVC颗粒(微量) 3 渣浆澄清液 澄清桶 H2O99.7%(wt) 30℃ 连续 63m3/h 渣浆滤液 板框压滤机 Ca(OH)20.163%(wt) Mg(OH)20.0009%(wt) H2S25.4mg/l PH378mg/l 含固量2500mg/l 4 废碱液 中和塔 NaOH9.921%(wt) 27.3℃ 间断 0.029m3/h NaCO38.001%(wt) NaCl0.738%(wt) H2O9.921%(wt) C2H2微量 2、废水水质与水量
废水的水量2880t/d,废水的水质见表1。
表二 废 水 水 质 mg/l(PH、色度除外)
项目 COD BOD5 SS PH 磷化物 硫化物 色度 水质 600~800 100 1600 12 40 180 830 排放标准 100 30 70 6~9 1 1 20
二、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图
本工艺的流程见工艺流程图。
2、工艺流程描述
2.1正常生产状况下的污水进入格栅,经格栅除去大粒径漂浮物后进入污水综合调节池,同时添加硫酸,在PH在线监测仪监控下将PH控制在9.5~10.5;先经过鼓风(1)进行搅拌中和,同时曝气氧化废水带来的硫、磷化物及有机物,又起到均质调节的作用;
2.2经调节池平流沉淀去除大量悬浮物后,废水经提升泵打入混合器与硫酸亚铁、石灰乳混合进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并保证此时的PH控制在8.8~9.5;
2.3经反应池后进入一沉池中沉去大部分硫、磷化悬浮物及部分COD;
2.4进入曝气室前添加硫酸,在PH在线监测下将PH控制在6.5~8.5,经过鼓风(2)搅拌中和、曝气,进一步氧化硫、磷化物,同时添加PAC混凝剂、PAM助凝剂,经曝气池混合、反应后进入二沉池进一步沉去部份硫、磷化悬浮物及有机物,再经过滤池去除悬浮物及有机物,经活性炭吸附器的超越管进入监护池,经COD在线监测仪确认达标后由提升泵提升回用或排放。
2.5本工艺流程在末端设活性炭吸附器,当COD在线监测仪发出COD超标信号时,过滤池来水直接进入活性炭吸附器,废水经吸附后去除残余有机物,硫、磷化物和氯根,再进入监护池,经COD在线监测仪确认达标后由提升泵提升回用或排放。
3、本工艺流程的特点如下:
3.1调节池兼作中和、曝气氧化、调节水量和均衡水质、沉淀四大功能,做到一池多用,节省投资和占地面积。
3.2 PH在线监测仪指导计量泵自动投加硫酸中和,保证水质PH稳定。
3.3主体设备采用一体化设备结合PLC电控,其工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