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送魏二.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王昌龄-送魏二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王昌龄-送魏二 所属朝代:唐代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译文 在橘柚清香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江风引来江雨感到了夜凉后送友人 上船。好像看到了友人远远的在潇湘的月照之下,愁绪里听到两岸猿啼声而感 到夜长难眠。 鉴赏 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 送别魏二在一个清秋的日子(从“橘柚香”见出)。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 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这一切因为朋友即将分手 而变得尤为美好。这里叙事写景已暗挑依依惜别之情。“今日送君须尽醉,明 朝相忆路漫漫”(贾至《送李侍郎赴常州》),首句“醉”字,暗示着“酒深 情亦深”。 “方留恋处,兰舟催发”,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寒雨连江 ”,气候已变。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 ”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 ,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 运用皆妙,耐人涵咏。 按通常作法,后二句似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将眼前情景推开 ,“忆君遥在潇湘月”(“潇湘月”:一作“湘江上”),以“忆”字勾勒 ,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 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 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 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 )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 ,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末句的“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 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长”字作韵脚 用在此诗之末,更有余韵不绝之感。 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 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 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 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 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 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 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通过造境 ,“道伊旅况愁寂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 特色的。 作者资料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 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 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 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 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作品风格 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所作之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 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其诗歌体裁很大一部分是易于入乐的七言绝句。内 容基本上选用乐府旧题来抒写战士爱国立功和思念家乡的心情。他善于捕捉典 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想象力。其诗歌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 和谐,意境深远,耐人寻味。他的许多描写边塞生活的七绝被推为边塞名作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