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办高校英美文学教学问题和对策
民办高校英美文学教学问题和对策 摘 要:本文调查、分析我国民办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指出目前的困境,就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出建议。文章强调课内、课外并重的原则,即课内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增加教学的生动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外借助校园网的平台,解决课时紧缺的矛盾,为师生间交流互动提供机会,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升民办高校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关键词:民办高校 英语专业 英美文学教学 多媒体 校园网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73-02
1 现状与困境
2000年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把英美文学课归类为英语专业知识课程(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2000:1),是针对我国所有三、四年级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有助于丰富人文知识、提升人文修养、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鉴赏能力和提高心理素质。但是,这门主干课程在很多高校遭到冷遇,面临巨大的挑战,发展举步维艰。
早在2002年《郑州大学学报》第5期的哲学社科版中,国内6位重点大学的知名教授受邀发文,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结论相近:文学课已经位于备受排挤的地步,发展前景堪忧。虞建华教授(2002:8)犀利地指出“但严峻的现实是,在今天的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语言、轻文学的现象。文学这门语言艺术常常受到冷遇,以至于安排文学课像是做了亏心事,理不直,气不壮。”
对于办学历史悠久、教学体系完善、师资力量雄厚的公办高校,教授们尚且有诸多担忧,那么作为仍处起步阶段的民办高校,其英美文学教学的现状又是如何?笔者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为例,追究英美文学课所面临的问题。综合分析听课记录、座谈会笔录和调查问卷数据,笔者发现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三个方面。
首先,学生们阅读原著的能力较为薄弱:词汇量较小、文化背景知识缺乏、阅读速度较慢、阅读量不够。当被问及“在阅读英美文学原著时最大的障碍是什么?”,72%的学生选择生词过多;61%选择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两大障碍的直接后果就是他们理解、消化原著困难,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经调查发现,阅读原著的速度为每分钟140~180个单词、120个单词、100个单词和80个单词的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9%、23%、31%和27%。相比《大纲》中规定的第六级阅读速度每分钟140~180个单词的要求(2000:8),达标的学生仅为19%。由于阅读速度偏慢,阅读量就会相应偏小:以《大纲》中的推荐书目为难度和长度标准,34%的受访者表示完整地看过1部原著;完成阅读2~5部、6~10部和11部以上的受访者所占比例分别是59%、4%和3%。然而,英美文学作品不计其数,仅《大纲》中的《英语专业学生阅读参考书目》就多达100本(2000:19~21),阅读量之大,可见一斑。参照大部分民办高校学生的实际阅读能力,想要读完所有作品,只能是望文兴叹。
其次,学生们对英美文学课的态度消极:求知欲不强、自觉性较弱。文学课教师会在开学的首堂课上布置课外阅读书目,半数以上的学生常常“过目而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文学课是必修课,部分学生迟到、旷课的现象屡禁不止;在课上容易走神,没能紧跟教师的教学进度。而且,课外阅读原著的时间偏少:70%的受访学生每周大约花1个小时,肯花费2~5个小时和6~10个小时的受访者分别为26%和4%。
最后,学生们的学习方法欠科学:缺少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交流甚少。对于课堂内讲解的作家、作品、流派等众多知识点,半数以上学生不预习也不复习。在回答“如何对待英美文学课上没有听懂的内容?”时,仅有4%的学生选择在课堂上向老师提问,22%的学生表示会在课后单独请教老师,32%的学生愿意课后和同学讨论,其余的学生偏向课后自己网上查资料,更有甚者对此忽略不计。学生们普遍习惯被动接受“是什么”,很少关心“为什么”和“怎么样”,缺乏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和批判性思维,不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
2 原因分析
对于不少民办高校的学生,文学是一本读不懂、读不完、不愿读的书,导致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进而形成慵懒作风。上述问题相信不是个案,但责任不全在学生,其他方面,尤其是社会氛围、高校定位、生源师资、教学方法等也是导致困境的因素。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转型,社会竞争随之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变得急功近利。民办高校的学生更甚,感觉自己“出身不好”,没有重点高校的毕业文凭保驾护航,只能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应用性强的英语课程,或者忙于考证、出国。因为英美文学课所学的知识不能和就业直接挂钩,就会被误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毛细管电泳法筛选微生物絮凝剂菌株条件探究.doc
- 民俗艺术礼品化发展方向探究.doc
- 民事行为高科技化背景下证据规则变迁.doc
- 喜迎湖南塑料彩印行业春天.doc
- 民办高校中层管理者执行力提升探究.doc
- 民办高校中感恩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中应用探究.doc
- 民俗体育进入高校课堂教学理性思索.doc
- 民办高校创新型学生组织对基层党建工作探究.doc
- 民办高校图书馆创新大流通服务模式探析和探究.doc
- 民办高校学生不良行为矫正策略探究.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