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静脉治疗相关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外周静脉输液局部并发症——静脉炎 应用标准化量表评估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 确定是否存在病因 评估及记录患者对护理措施的反应 拔除血管通道器材时,监测48H以便发现输液后的 静脉炎 护士应该参与有关静脉炎的质量改进活动 护士应积极提倡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应采用统一的标准极端其发生率 外周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静脉炎的例数/留置外周静脉导管的总例数*100% 机械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原因:物理刺激所致 ◆相关因素: 1.导管留置状态:导管与穿刺点反复移动、导管在关节部位、过度或不合适的活动 2.固定不良,在更换敷或延长管时引起导管移动 3.过大的导管型号,细小静脉 4.送管时绷皮技术不好,送导管速度过快 5.微粒物质:玻璃碎屑、棉花、沉淀物、无法吸收的、未充分溶解的微粒 物质 细菌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原因:感染所致 ◆相关因素 1.操作者洗手不彻底 2.无菌技术、观念不强(皮肤消毒、连接口消毒) 3.皮肤消毒/消毒剂使用不良;污染溶液(包装破损、效期) 4.非密闭式固定,敷料污染潮湿 5.剃毛 6.穿刺技术不当:导管接触皮肤;多次穿刺 血栓性静脉炎相关因素 1.反复穿刺使导管前端出现劈叉、毛刺、皱褶、形成微血栓 2.静脉内膜划伤、形成微血栓、 3.运动过度,血液回流形成血栓 4.血压过高,导致血液回流形成血栓 5.非正压封管,导致血栓形成 6.未封管或封管保留时间超过标准 7.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 8.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 置管时并发症-气胸、血气胸 ◆ 发生原因: (1)锁骨下静脉穿刺时进针的角度和针尖方向不当误伤肺组织所致。 (2)行颈内静脉穿刺时,为避开颈总动脉而针尖指向过于偏外,往往会穿破胸膜顶和肺尖。 (3)对意识不清的病人或躁动的病人进行穿刺时,穿刺针刺破胸膜或肺,使气体和血液留到胸膜腔内,形成血气胸。 (4)肺气肿和使用呼吸机正压通气者,肺尖位置上移,即使在正常穿刺部位正常穿刺,有时也可伤及肺。 预防与处理-气胸、血气胸 (1)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 (2)穿刺完应密切观察病人呼 (3)闭合性气胸。 (4)张力性气胸。 (5)交通性气胸。 (6)予吸氧,必要时行机械辅助通气。 (7)血气胸在肺复张后出血多能自行缓解。 (8)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置管时并发症-胸腔积液和腹水 ◆发生原因:多见于置入质地较硬的穿刺管。 ◆临床表现: (1)从此通道给药均无效。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 (2)胸腔积液,输液超过一定量病人觉得胸痛、胸闷、气急,继续输液病人出现端坐呼吸。 (3)腹水时病人自觉腹胀,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预防与处理-胸腔积液和腹水 1.每次输液前应先回抽有无回血,有回血时方能连接输液管输液。 2.出现胸、腹腔积液时,协助病人取半卧位或高枕卧位,给与吸氧。 3.量少时不必特殊处理,量较多时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腹腔穿刺抽出积液。胸腔积液量较多时,可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4.必要时给予抗菌感染治疗。 置管时并发症-心律失常 ◆发生原因: 1.多见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 2.通过颈内静脉置管滴注氯化钾、葡萄糖酸钙、高浓度血管活性药、正性肌力药等物速度过快可发生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心电监护显示心律失常,多为频发的室性早博,后撤导管随即消失 预防与处理-心律失常 1.操作者熟练掌握置术 2.穿刺置管时密切注意心电监护的变化,出现心律失常时将导管退出少许 3.通过颈内静脉置管输液时,尤其是滴注氯化钾、葡萄糖酸钙、高浓度血管活性药、正性肌力药等药物时,严密观察输液速度,防止滴注速度过快 4.由中心静脉置管所致心律失常,撤出导管常能自行终止,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置管时并发症-心包压塞 发生原因: 非常少见却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于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时。由于导管太硬且送管太深直至右心房,心脏收缩而穿破心房壁,在非心脏手术或是抢救危重病人时常常引起心包填塞,以右心房多见。 置管时并发症-心包压塞 ◆临床表现:病人突然出现发绀,颈静脉怒张、恶心、胸骨 后或上腹部疼痛、烦躁不安和呼吸困难,继而出现低血 压、脉压差减小、奇脉、心动过速等表现。 ◆预防与处理 1.操作前认真检查导管的质量,严禁使用劣质导管。送 管不宜过深,一般5-10cm即可 2.立即停止输液 3.协助病人取半坐卧位或坐位,给予氧气吸入 4.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心包穿刺排除心包腔内积液,最好放置心包引流管,如无效需马上手术修补 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并发症: 1.空气栓塞, 2.静脉血栓形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