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病病因(新)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龋病病因(新)课件

第五节 病因学说 虫牙学说 (legend of worm) 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 内源性理论 体液学说 龋病是由于辛辣和腐蚀性液体的内部作用而发生 中医认为龋病是由于阴阳五行失调所致 活体学说 龋病是由牙内部发生的 外源性理论 近代自然科学的飞跃发展 医学 微生物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关键因素,没有微生物的参与就不会有龋病的发生 Miller实验: 细菌酵解碳水化合物产酸是龋病的病因 一、化学细菌学说 1889-1890年 Willoughby Dayton Miller 提出 主要内容: ① 微生物产酸 ② 牙面碳水化合物是细菌代谢的主要底物 ③ 酸使釉质溶解破坏 ④ 釉质破坏后, 牙本质无机物脱矿, 有机物分解 ⑤ 龋损过程有多种混合菌参与 ⑥ 龋病过程分两个阶段:酸脱矿; 酶分解基质 对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 总结了龋病过程的三项主要因素: 细菌可产酸和溶解蛋白; 细菌代谢所必需的碳水化合物; 酸导致牙齿发生龋。 奠定了现代龋病病因学基础。 对化学细菌学说的评价 该学说不能解释龋病的特异性部位; 不能解释龋为何能从平滑面开始; 未能提出牙菌斑附着和局部细菌活性概念; 未能指出特异的致龋菌群; 不能解释为什么某些人是无龋的; 不能解释静止龋现象。 二、蛋白溶解学说 1947年Gottlieb等基于早期组织学观察提出的 有机质溶解在先,无机物脱矿在后 一些实验证实该学说的局限性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1955年Schatz、Martin等提出 有机质和无机物同步破坏 可在碱性环境中进行 在龋病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很小 四、 “三联因素”学说 其基本论点是:龋是由细菌(菌斑)、食物(糖)和宿主(牙)三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即精制的食物或(和)蔗糖进入口腔后,经过细菌作用产生酸,酸在牙抗龋力降低时,可使牙脱矿而形成龋,从而形成了龋的病因学现代理论的基本要素。 近代 近代牙科之父:法国福夏尔(Fauchard)著有外科牙科学,使知识系统化。 德国Miller: “化学细菌学说” 美国Black:创立牙体治疗学的完整理论和操作体系,包括窝洞分类标准。 Keyes 提出:“龋病病因三环学说” 五、四联因素学说 龋病是细菌、食物、宿主、时间多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四)防龋疫苗 60年代末期,国外学者开始了防龋疫苗的探索,期望通过接种防龋疫苗,有效地阻止致龋菌在宿主口内的粘附与定殖,达到预防龋齿的目的。 近年来,运用免疫学手段控制龋病成为研究的热点。 大量研究证实,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均为有效的防龋手段。 六、龋病的预防 (一)对抗致龋微生物 注意口腔卫生(多食粗纤维食物以利牙齿自洁,机械去除菌斑,饭后漱口、刷牙,指导刷牙和使用牙线、使用高效牙膏和设计合理的牙刷)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定期洁牙 抗菌制剂――双胍杀菌洗必太 刷牙: 洁治: (二)改变饮食习惯 限制蔗糖的摄入,目前最有前途的甜味替代剂是木糖醇,主要用于口香糖。 木糖醇基本不能被致龋菌利用产酸; 木糖醇通过改变代谢途径而降低了变链菌的水平,同时可以促进再矿化和阻止牙本质龋。 (三)加强牙齿对龋蚀的抵抗力 氟化物防龋 饮水加氟,食盐加氟,使用含氟牙膏,用氟水漱口等。 应用窝沟封闭剂防龋。 * * * * 虫牙学说 龋病病因学 BC 2000 虫牙学说 内源性理论 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 龋病病因学 经验科学 实验科学 虫牙学说 内源性理论 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 外源性理论 化学(酸)学说 寄生腐败学说 龋病病因学 Anton van Leeuwenhook 寄生腐败学说 外源性理论 虫牙学说 内源性理论 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 外源性理论 化学(酸)学说 寄生腐败学说 龋病病因学 化学细菌学说 牙齿 + 面包/糖 + 唾液 牙齿脱矿 牙齿 + 肉/脂肪 + 唾液 牙齿不脱矿 牙齿 + 面包/糖 + 煮沸的 牙齿不脱矿 唾液 脱矿 不脱矿 Sugar Bacteria from plaque Acid Acid Healthy Tooth Decay 适宜的温度、湿度、时间 脱矿、有机物分解 细菌+糖 酸 +牙齿 龋 无机物脱矿在先,有机质破坏在后。 中心思想: 虫牙学说 内源性理论 体液学说 活体学说 外源性理论 化学(酸)学说 寄生腐败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龋病病因学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