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国政治制度专题
第一节 中世纪英国的分权君主制
一、 英吉利王国早期政治制度
(一)不列颠初期的历史演变
1.英格兰的由来
2.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制度
①自由农村公社(马尔克):一种新的关系,土地分封
②固定的中央行政制度:国王和贤士会
③地方行政制度:郡、百户区、村社
行政、司法合一的地方权力机构
(二)威廉征服与王权的强化
1.威廉征服
2.强化王权的四点措施
占有1/7的土地/封地分散/向国王宣誓效忠/地方统治沿袭分郡制度
三、中世纪英国财政与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1.12、13世纪英国财政改革
2.亨利二世的司法改革
3.改革意义
二、英国等级君主制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大宪章的签署及其对王权的限制
1.签署大宪章的背景
①君主和封臣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改变
②斗争的焦点:直接争夺中央政府的控制权——约翰与教会的冲突/约翰与平民、贵族的冲突
2.大宪章的基本内容
①肯定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②国王不能向封臣征收额外捐税
③不经法院判决,任何人不能被逮捕、监禁或处以罚金
3.监督国王机构的成立:25名男爵
4.《大宪章》的历史意义
①明文规定了对王权的限制
②维护了封建领主的司法裁判权
③确立了国王依法办事的原则
④表明各阶层的联合行动成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一种新新式
⑤大宪章是英国第一个成文的宪法性文件,是贵族限制王权的产物。
(二)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
1.议会的演变
2.议会的演变与英国大贵族密切相关
3.地方代表
4.议会分为上、下两院:14世纪中叶
(三)英国早期的检察制度和地方司法、地方自治制度
参考教材第85页,学生自学
三、 都铎王朝时期的议会与国王(1485—1603年)
(一)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一)“长期国会”与内战
1.都铎时期形成的国王与议会的稳定关系被破坏
①表现:藐视议会 国王强征新税
②被破坏的深层原因: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
2.《权利请愿书》
3.《大抗议书》
(二)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第一次内战
2.第二次内战
3.1649年5月共和国成立
(三)护国政府
1.共和国未牢固形成
2.克伦威尔的军事独裁
(四)封建复辟
1.第一次复辟:未成功
第二次复辟:恢复了国王、上院、下院的旧体制
2.查理二世的倒行逆施
①疯狂报复;②企图恢复天主教
(五)光荣革命
二、英国的宪政体制特点和宪法性文件
(一)英国宪政体制的特点
1.英国没有一部现代意义上成文的完整的宪法,只有一些带有宪法性质的文件,没有特殊的修宪和制宪程序,议会既是立法机关又是制宪机关,被称为“柔性宪法”。
2.不成文的习惯法、传统及惯例在政治生活中具有更大的作用。
3.法院的宪法性判例也是构成其宪法独特性的组成部分。
(二)英国的宪法性文件
1.《自由大宪章》 1215年
2.《权利请愿书》 1628年
3.《三年法案》 1641、1694年
4.《施政条例》 1653年
5.《人身保护令》 1679年
6.《权利法案》 1689年
7.《王位继承法》 1701年
三、英国议会的民主化改革
(一)英国议会改革的背景
1.资产阶级革命后,政权基本上由土地贵族把持,18世纪是英国历史上政治最保守的时期。
2.辉格党长期执政,国内政策毫无改革精神和民主内容。
3.上下院人数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保持在238名与658名左右。
4.下院的选举制度没有根本性的变化,选举体制腐败而又混乱。
(二)1832年选举改革
1.通过《选举改革法》,主要内容有:
①重新分配下院议席。
②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③规定了选民的登记程序,缩短了选举时间,从15天降低到2天。
④取消上院提名下院议员候选人的权力。
2.选举改革的结果
英格兰各郡选区和城市选区选民人数增加,但改革只是调整了部分选区和部分地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工人阶级一无所获,掀起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三)1867年选举改革
1.通过《国民参政法》
①进一步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②重新调整议席分配,再次取消“衰败选区”,将空出的45个议席分给工业城市和较大的郡。
③增加大学选区的议席。复票权直到1948年才取消。
2.选举改革的结果
城市选民人数超过农村选区,城市熟练工人基本上获得了选举权,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主宰地位,结束了土地贵族对下院的控制。但并没有完全满足广大人民对议会民主化的要求。
(四)1884、1885年选举改革
1.进一步降低选民资格,选民人数增加到500万人左右。
2.规定了单一选区的相对多数选举制。
(五)1911年《议会法》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