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的校勘(下).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典文献的校勘(下)

其次,由于传抄或负责刊刻者对元代史地情况不了解,却妄自窜改,或想当然的去“斧正”。如:元本“湖广行省”到沈本为“广东行省”,后者当时不存在;元本“江南浙西道”到沈本则为“江南淮西道”,后者显然不是当时史实。这种情况,既反映出印刷业存在的一些版本问题,也能看出明清两代的不良学风与某些乱改古籍的陋习。 (二)总结出最重要的校勘态度和法则 1.态度审慎,多闻阙疑 《汉书·艺文志》较早地揭示出阙疑的必要性。东汉学者何休在注释《春秋》中发现了孔子校勘文献的一条重要原则,即“夫子欲为后人法,不欲令人妄億错。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何休指出了孔子对待文献的审慎态度,“不欲令人妄億错”,是说孔子不希望后世校书的人们遇着疑字阙文的记载时,随便加以猜测(億)来处理问题(错)。这意味着孔子要保存古文献的本来面目,并且藉此警示后人,为后人立法。 何休引孔子的原话为自己的发现寻找根据,并进一步揭示孔于对待古文献的全面态度。“毋意”,是不妄加猜测;“毋必”,是不武断;“毋固”,是不固执己见;“毋我”,是不单凭主观而做判断。做好了这四点,自然就达到澄明之境,会以比较客观的态度来校书了。 2.错文讹字,不可妄改 汉代不少学者反对妄改文献,如许慎《说文解字》批评“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以耀于世”的行为。郑玄不仅不刊改文字,而且还创造了注中载明和兼采异文、择善而从的方法,为古文、异文的保存寻找到了有效的途径。他的做法,获得了后世的广泛认同。 3.使用了众多的校勘方法 从存世文献看,郑玄已经开始熟练地运用了对校法、他校法、本校法和理校法等各种校勘方法了。这些方法有继承,更多的则是新创。 对校法:在校勘过程中,郑玄以今文、古文互校。 他校法:郑玄注释《周礼》,除杂揉古书、今书著作以注释经文外,还参照郑兴、郑众、杜子春三家《周礼注》。 本校法:校《礼记·内则》中一“角”字时郑注“角,衍字也。”他在同篇中见到存在着内容相同但无“角”字的两段文字,从而得出“角”为衍字的结论。 理校法:郑玄依据礼制、时俗、推理以定文字是非,理由充足,令人信服。 4.创造了一些校勘术语 汉代创制的校勘术语—直为后世沿用,成为古籍训诂和校勘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术语。 校雠:刘向在多数书的叙录中,都使用了“校雠”这个术语,并对校雠的含义做了解释。 读当为、当为、当作:这是郑玄校勘误字所用的术语,三者含义相同。 郑玄还发明了声误(《周礼·天官·内饔》云:“腥当为星,声之误也。”)字误(《周礼·天官·夏采》云:“绥者,当作绥,字之误也。”)、衍字(《周礼·秋官·掌客》云:“言‘车’者,衍字也。)、脱误(《周礼·考工记·冶氏》云:“杀矢与戈戟异齐而同其工,似补脱误在此也。”)等后世校勘中常用的术语。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元代地名误例”条的分析 罗志 陈垣(yuán)简介: 历史学家﹑教育家,1880年生,广东新会人。自幼好学,无师承﹐靠自学闯出一条广深的治学途径。在宗教史﹑元史﹑考据学﹑校勘学等方面﹐著作等身,成绩卓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重。他重视教育事业,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任教四五十年间﹐对广大青年学者热心传授﹐影响深远﹐造就了众多的人才。他曾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导师。1926~1952年﹐任辅仁大学校长﹔1952~1971年﹐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1949年以前﹐他还担任过京师图书馆馆长﹑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1931年,陈垣《元典章校补释例》(后改称《校勘学释例》——以下简称《释例》)出版后,学界为之震惊。胡适称之为“中国校勘学的一部最重要的方法论”,认为“是新的中国校勘学的最大成功”。《释例》的问世,使古籍校勘结束了自然、随意的状态,有了准确的理论指导,特别是校勘方法论,贯通古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陈垣的校勘方法论主要体现在《校勘学释例》卷6之《校法四例》和《通鉴胡注表微·校勘篇》中。“校法四例”堪称是中国古籍校勘方法论的科学概括,是陈垣校勘学的精义所在。 陈垣《校勘学释例》中“元代地名误例”条的分析 一、元代基本行政区划与《元典章》 元代中期,渐渐将地方一级行政区划调整为一中书省和十行中书省的格局。其中十行中书省具体为陕西、四川、云南、江浙、江西、湖广、河南江北、辽阳、岭北、甘肃等 下面说说《元典章》。《四库全书总目》的“史部三十九·政书类存目一”叙述“元典章前集六十卷附新集五卷数”目,曰:   “不著撰人名氏。《前集》载世祖即位至延祐七年英宗初政。------其目凡三百七十有三,每目之中又各分条格。《新集》体例略仿《前集》,皆续载英宗至治元二年事,不分卷数,似犹未竟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