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名句为题之八股文的文论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pdfVIP

西厢名句为题之八股文的文论价值-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复旦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研究2011 年第7 期 《西厢》名句为题之八股文的文论价值 黄 霖 明代万历年间出现了以《西厢》名句作为题名的专论。到清代康熙年间,尤侗开创用八股文体论评《西厢》名句,一时蔚 然成风,广为流传。这些八股文章,情文并茂,可以当作美文读,但同时也是中国文论史上并不多见的“句论”,即以单 篇论文的形式对作品中某一单句作专门的分析与批评。这实际上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种创造。这些文章,就 《西厢记》中一些名句的解读,对作品的写情主旨、身体语言、人物心理、时空描写、情境创造等作了多方面的细致而真 切的批评,颇有现代意味。 清代康熙年间,尤侗用八股体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得到了皇上的赞赏,一时“名 ① 噪上林”。之后,涌现了一批以八股形式赞评《西厢记》名句的系列文章。它们都以《西厢记》中 的名句为题,如“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怎当他 倾国倾城貌”,“我从来心硬,一见了也留情”,“他做了影儿里情郎,我做了画儿里爱宠”,“这叫 做才子佳人信有之”,“金莲蹴损牡丹芽”,“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一寸眉心怎容得许多 颦皱”,“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等等。这种以《西厢记》中的名句为题目作专论的,始见于 明代万历八年(1580)徐士范刊《重刻元本题评音释西厢记》本。其书上下卷之卷首分别附有 《秋波一转论》、《松金钏减玉肌论》(题“国学生撰”)两篇专论,实开创了中国古代以单篇文章 的形式对作品中某一单句作专门欣赏与解读的风气。尽管它们在明代也颇受读者青睐,多种 明刊《西厢记》予以转录,但毕竟未能形成气候。清代自尤侗用八股体作《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 转》之后,紧接着黄周星积极呼应,就《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一题连写六篇,名之曰《秋波六 艺》。此后效法者日众,出有专集多种,如有钱书的《雅趣藏书》,题“念庵居士辑、祝枝山评”的 《唐六如先生文韵》,题“太史陈维崧其年订”的《才子西厢醉心篇》等等,且往往附刊于《西厢 记》中广为流传。这些文章,文辞优美,固然可以当作一篇篇美文来读,但实际上,也可将它们 视之为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句论”,即以单篇论文的形式对作品中某一单句作专门的分析与批 50 《西厢》名句为题之八股文的文论价值 评。本来,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对于“句”的关注甚早,一般将春秋时代“断章”、“截句”地赋 《诗》、引《诗》,算作是评句的滥觞。汉魏特别是晋以后,在诗作中渐多相对形象完整的“佳句”, 随之产生了“摘句”与“句评”,有“秀句集”、“摘句图”之类的专著。后来,诗格、诗话及评点兴 起,对于句子的批评渐趋繁复,但总体说来,这些句评多为三言两语,点到为止,缺乏单篇的论 文。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自陆机《文赋》以“赋”的形式论文之后,摆脱笔记、序跋、诗话、评点 而一空依傍的独立的文学论文本来就不多,所以即使从文学批评的形式而言,这些八股文也 弥足珍贵,更何况从内容上看,它们也颇有现代意味。可惜的是,这些文章长期作为另类而藏 在深闺人不识,不要说治批评史者不去关注,就是编纂戏曲资料者也弃之不顾,只是作为一种 有特色的八股文近几年得到了一些论者的瞩目,实在是有点令人遗憾,故笔者认为有必要将 它们放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平台上考量,以揭示其理论价值。 一、定写情主旨,力排“淫书”恶谥 元代产生的《西厢记》、《娇红记》,明代的《牡丹亭》,清代的《红楼梦》都呼吸了时代的新鲜 空气,着力描写和赞颂了青年男女的自主情爱,冲击了传统的“礼义”,往往会受到卫道者们的 攻击,被斥之为“淫书”,悬为厉禁。在这几部书中,《西厢记》所蒙的“淫书”之名,可能在明清时 期居于首位,甚至超过了流传相对不广的《金瓶梅》,长期被污蔑为与《水浒》“倡乱”相并立的 ② ③ “诲淫”之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