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心肺复苏幻灯片.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版心肺复苏幻灯片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施救者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 改变: 胸外按压频率100次-120次/分 指南改变及原因 1、按压次数对于能否恢复自主循环以及 存活后的良好神经系统功能非常重要。 2、按压次数是由按压速率以及按压 中断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决定。 3、大多数研究显示更多按压可提高存 活率 4、初步数据表明,过度的按压速率和 幅度会产生不良影响。 指南改变及原因 改变: 胸外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但不应超过6cm 新的证据表明按压深度大于6cm则可能发生并发症。 清除异物手法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非医务人员 仰面抬颌法 医务人员 无颈椎外伤者 ——仰面抬颌法 疑有脊柱损伤者——举颌法 观察口腔有无异物(见到异物才清除) 开放气道方法 仰面抬颌法 要领:用一只手按压 伤病者的前额,使头部后 仰,同时用另一只手的 食指及中指将下颌 托起。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每次人工呼吸时间超过1秒 每次人工呼吸潮气量足够,能观察到胸廓明显起伏 避免过度通气 (即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潮气量: 500-600 mL/次,必须看到胸廓起伏 1L球囊1/2—2/3; 2L球囊1/3 呼吸频率: 无高级气道的按压与通气比 心脏按压:吹气=30:2 有高级气道的按压与通气比 以100-120次/分的速率持续按压 每6S给予一次呼吸(每分钟10次呼吸) 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 吸入氧浓度:医务人员应及时使用氧,尽量用100%的纯氧,至少40%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方 式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气管套管人工呼吸 口对通气防护装置人工呼吸 口对面罩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S”型通气管的使用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注意事项: 要确保气道通畅 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漏气 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 每次吹气应大于1秒钟 吹气后“正常”呼吸,松开捏鼻手 潮气量500-600mL/次 口对口人工呼吸 球囊—面罩通气技术 单人法 双人法 面罩的固定方法 单手固定法(EC) 双手固定法(双E或双EC) CPR(30:2) 在30次按压周期内,保 持双手位置固定,不改 变手的位置 每周期按压与呼吸比为30:2 每5周期后重新评估 若为双人,每5个周期 (约2min)换位 儿童生存链 1、预防 2、尽早进行心肺复苏 3、启动急救系统 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 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肱动脉 口对口鼻呼吸 婴儿意识判断: 拍足底,呼叫患儿,确认意识丧失 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二指按压: 单人:用中指、无名指或中指、食指按压 双人:用双手拇指环抱按压 (2)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在胸骨中线、双乳头连线略下方 (4)按压频率100次/分-120次/分 (5)按压深度约为胸部前后径的1/3,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开放气道和人工通气 潮气量: 6~8mL/kg,必须看到胸廓起伏 呼吸频率: 无高级气道的按压与通气比 心脏按压:吹气=30:2 有高级气道的按压与通气比 以100-120次/分的速率持续按压 每6S给予一次呼吸(每分钟10次呼吸) 氧流量:6~8L/min(供氧浓度为40%~60%)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 单人:30︰2 双人:15︰2 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需要 1、按压速率为每分钟100次-120次 2、成人按压幅度至少为5cm,但不应超过6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 4cm,儿童- 5cm) 3、保证每次按压后胸部回弹 4、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5、避免过度通气 先CPR还是先AED? 当可以立即取得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 若成人在未受到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该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时开始CPR,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以使用后尽快进行除颤。 AED-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 AED的使用流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