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续产业实施方案文本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1)行政区划
睢阳区下辖14个乡镇和4个办事处,342个行政村,3004个村民组,交通便利,京九铁路、105国道、商开高速、商周高速穿境而过,省道4条,县、乡、村公路45条。
(2)自然地理位置
睢阳区地处豫东平原,北和梁园区相邻,东接虞城县,南和柘城、鹿邑、安微毫州市接壤。位于东经115°20′-115°47′与北纬34°04′-34°26′之间,全区南北长约39公里,东西宽约38.2公里。
(3)地形地貌
睢阳区属黄淮海冲积平原区,地形平坦,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高度49.8米,相对高差8.8米,坡降梯度1/8000一1/7000。
(4)水文
睢阳区河流较多,隶属于淮河流域水系,出口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有6条,自西向东顺序为洮河、大沙河、清水河、古宋河、杨大河、蔡河,各河流最后注入淮河支流涡河;大坡沟、新安民沟、小白河、进水沟等。由于河床较大,水位季节变化显著,旱季流量较贫乏,河道断面宽且浅。
(5)气候
睢阳区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其气候主要特点为:春季日照短,多风沙,常干旱;夏季炎热,多雨水;秋高气爽,日照长,凉而多睛天;冬季寒冷少雨雪。平均气温13℃- 15℃,20℃的有效积温3293.5℃,年平均积温≥4723℃,全年太阳可照时数4430.8小时,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09.1小时,日照百分率57%,无霜期平均260天。
(6)土壤
全区土壤多为潮土,风沙土主要分布在靠河流、沟渠两侧。
(7)植被
睢阳区地属典型的暖温带气候,由于近年来开垦强度大,现有植被除野生杂草外多为人工植被,主要生态树种有泡桐、杨类、刺槐、旱柳、垂柳、白榆、臭椿、国槐、侧柏、鸡爪枫等;兼用树种有枣、柿树、胡桑、紫穗槐等;经济林树种有苹果、桃、梨、李、杏、葡萄等;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红薯、花生、油菜、芝麻、水稻、瓜类、菜类、烟叶等。
(二)社会经济状况
睢阳区辖14个乡镇、4个办事处,347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44万亩,2008年底耕地总面积91万亩,粮食总产量48.04万吨。总人口8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8万人,农村人口62万人。生产总值100.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68元。
(三)林业概况
睢阳区活立木蓄积量189.3万立方米,林业用地25.36万亩,森林覆盖率17.32%,耕地面积91.0万亩。近年来睢阳区提出“以林促农,以林兴农,兴林富民”的战略,把大力发展林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突破口来抓,使我区林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990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省造林绿化十佳县”等光荣称号,2000年、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营造林先进单位”,目前,睢阳区林业生产形成四个基地、三条绿色通道、一条河道绿化、一个防护体系。即:泡桐生产基地、经济林生产基地、综合立体林业黄花菜生产基地、白腊条生产基地、京九绿色通道、高速公路绿色通道、105绿色通道、大沙河绿化及一个比较完善的点、片、网、带相结合的综合农田林网防护体系。
二、退耕还林情况
—全国较大的药材市场,有畅销的市场;领导比较重视后续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组织保证;有上级专项资金的扶持和地方的积极筹措,有坚强的经济后盾。
(三)编制原则
-----坚持生态效益优先,三大效益统一;
-----坚持巩固成果与解决农户生计相结合原则;
-----坚持国家支持与农户自筹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原则;
-----坚持建设与管护并重,切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四、布局—8月进行。
(5)施工组织形式
施工组织形式上因情况而定,采用退耕农户施工与专业队施工相结合。
(三)其它设计
1、种苗来源及技术标准
总需苗木 3.0905万株,芽21万株,种子 0.6255万斤。石榴每亩56株,需 0.6283万株,核桃每亩56株,需0.3696万株,苹果每亩56株,需1.7741万株,紫苏每亩9斤,需0.0855万斤,白芍每亩1800株,需18.9万株,药玉米每亩9斤,需0.108万斤,南星每亩9斤,需0.0729万斤,草决明每亩9斤,需0.3591万斤。
2、各种肥料需要量
主要采用复合肥和农家肥,复合肥每亩30斤,共需16.25万斤;农家肥每亩500斤,共需187. 5万斤。
五、投资概算与资金来源
(一)概算指标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石榴、苹果每株按4.5元,复合肥每斤1.4元,基肥每斤0.04元,每工日按30元,病虫害防治、浇水等每亩10元,特色经济林每亩用工量为1个,主要是整地、栽植、施肥、浇水、锄草、打药等,每亩需投资379.2元;
中药材紫苏、药玉米(薏米)、南星、草决明每亩需9斤,每斤20元和,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