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特色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几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变化的启示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来自质子源的质子(初速度为零),经一加速电压为 800 kV 的直线加速器加速,形成电流强度为 1 mA 的细柱形质子流,已知质子电荷 e=1.60×10-19 C. 这束质子流每秒打到靶上的质子数为________。假定分布在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 l 和 4 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 n1 和 n2 ,则 n1/n2=_____。 假定质子源到靶之间的加速电场是均匀的,在质子束中与质子源相距 l 和 4 l 的两处,各取一段极短的相等长度的质子流,其中的质子数分别为 n1 和 n2 ,则 n1 / n2=____.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实施新课程和提高高考成绩并不矛盾 二、教材特色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 关注科学的人文内涵 专门设有“STS”栏目,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物理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物理课的学习应该是在学习物理内容的同时关注物理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了解科学的文化价值。 例如在“走进课堂前”,编者通过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及科学巨匠“达?芬奇”及其传世作品“蒙娜丽莎”引入物理课堂,又比如“物理学与人类文明”整篇都将着眼点放在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上,另外还专门有“物理学与思维观念”的阐述。这些都想让学生在较高一层面上理解科学的意义。再比如在第一章第一节的“问题与练习”中,将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将物理与文学有机结合。 飞花两岸照船红, 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 不知云与我俱东。 诗境中的相对运动 三、几点说明 关于实验的考虑 《课标》把实验与其他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再规定所谓的“必做”实验(例如《课标》规定:“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凡是课程标准做出这样要求的,教材都安排了实验) 《课标》没有对实验的具体做法、使用的器材等做出硬性的规定 鉴于课程标准规定的宽泛性,这套教材在有些地方有意识地对同一个实验推荐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供师生选择。 教材中,节的标题中有“实验”二字的,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全体学生都必须完成的。这些实验的规模比较大,而且多是定量的,一般要用两课时左右才能完成。 节中的“实验”栏目,也是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做的,但多是定性的实验,可以做随堂实验处理。 “演示”栏目也是实验,往往由于器材等原因,只能由教师做给学生看,但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努力让学生动手操作,做随堂实验处理。 “做一做”栏目也是实验,但大多属于扩展性内容,其中有的器材不一定是各校都有的,有的器材则可用日常用品代用。这些实验可由各个学校、各位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在课下选做。 三、几点说明 关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新型实验器材使用的考虑 《课标》:“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物理实验室……诸如通过计算机实时测量、处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等。” 遵照以上精神,教材在“做一做”栏目中多次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 从全国范围看,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各个厂家的产品型号、使用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教材只介绍基本原理,不涉及具体的操作,主要目的是指出某某实验有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改进的可能性,指出技术方向,而具体的实验安排还要教师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这方面的内容不作为对全体学生的要求。 三、几点说明 关于加强学生的活动和教学的交互性的考虑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这次教改的一大任务。“改变学习方式”的核心是让学生不做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做一个主动的“探索者”。这里说的探索当然包括常说的科学探究,但不限于此,学生的活动也不限于实验活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应该主动地动脑、动手,发生疑问、进行思考、动手操作,相互讨论,等等。 从教材中可以看出,“演示”栏目和“实验”栏目里只写用什么器材、进行什么操作、注意观察什么,而几乎都没有把实验的现象写出来,更不写由此得出的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练习观察,并从观察中自己得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观察与推理的能力,而且会逐渐形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不做思想的懒汉。 教材中有“思考与讨论”栏目,它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千万不要为了赶进度而用一两句话把结论告诉学生。例如,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