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社实习日志.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社实习日志

报社实习日志1 天微微亮,闹钟便迫不及待地把我“叫醒”,时间定格在6点10分,今天是去江西日报实习的第一天。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早起,争取乘坐第一班公交车去报社报到。 所谓“早起的鸟儿有食吃”,转车来到江西日报大厦,时间是7点50分,距离报社的正式上班时间还有10分钟,来到收发室打开我实习所在文体部的收发箱,里面早已放好了厚厚的一叠报纸。实习生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将一楼收发室所在部门的报纸整理好并带回本部。抱着一叠叠散发着墨香的报纸,心里感觉非常厚实,这是一个报人每天都要享受的“精神大餐”。乘电梯来到15楼文体部,突然发现自己是第一个赶到的人,心中难免有几分欣喜。 接下来是分发报纸了,这也是有讲究和技巧的,一般省内的报纸如江西日报、信息日报、江南都市报等部门都是主任记者人手一份,而诸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大报,只有主任和副主任才能单独享用一份,其余记者一般都是共用一份或者借阅。将不同的报纸分批放好,分别抽取不同的报纸整合成一份,先是给主任和副主任,然后再将记者的那一份放在他们的办公桌上。 也许是第一天,业务还不太熟练,我先是漏了主任一份新法制报,再是将部分报纸的顺序搞混了。蔡卓凡主任没有责怪我,反而鼓励我不用急,多熟悉下报纸就知道如何分配了,一般有7份报纸,记住数量就不容易弄错。陈米欧副主任则是耐心交我如何理清报纸顺序,按叠整理,这样可以提高分报效率。两位主任都是如此亲切和蔼,一下打消了我心中的紧张和焦虑。 分发好报纸后便是享受“精神大餐”的时间,先是看看江西日报,了解下时政新闻,时值江西省两会召开,各种关于两会的新闻报道令人目不暇接。我习惯性地拿出了自己的笔和采访本,记录一些报纸的版面情况,如版面大小、版面设计、版面编排等,再搜集一些有特色的新闻标题,看看记者们是如何采写相关稿件和拟题的。江西日报作为党报,无论在定位、编排还是稿件质量上都是令人折服的,“方向凝聚力量”的办报宗旨让人感触颇深,亲眼目睹大报的风采,对于自己视野的拓宽和思维的提炼都是很有帮助的。 看完党报再看其下属子报都市类等商业性报纸,如江南都市报、信息日报,亲身体验一回在信息的海洋中遨游的感觉。都市类报纸除了内容更为丰富之外,一些民生新闻也是格外引人关注。我想,无论是作为一名记者还是编辑,都能各司其职各自承担着心头的那一份责任,共同为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口味的读者带来一份充实的“精神大餐”是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带我的记者杨林、张晶,都是亲切可人的大美女,跟她们交流没有过多的隔阂和忧虑。看完报纸之后,我先后与她们交流了下自己的一些想法,并和其他实习生准备做一个“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如何就业”的话题。尽管想法有点老套,老师还是希望我们有新的视角,多找一些就业的新案例,反映积极的一面,给更多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带来启示。具体怎么写就得看我们三个实习生之间的沟通和协商了。有了好的想法就往往成功了一半,相信不久我们的稿子就能见报了。天涯¢风 发表于 2009-3-31 22:18 略显曲折的实习前奏 [table=98%,#ffffe6][tr][td][size=9pt][随机事件]: [url=/event.php]天涯¢风买水果,老板多找了现金9 SP.[/url][/size][/td][/tr][/table] 考虑到元宵节后有大批的实习生涌现,自己便早早地回到学校,努力通过爸爸的朋友联系好去江西日报实习的事情。原本想通过自己的室友,后来发现结果是同样的,最终来到了日报的文体部,不过熟人的介绍还让我多认识了些人,主要是室友和熟人都推荐那的主任和记者都很好说话、很亲切,而且容易学到东西。 事实证明众人的建议是对的,部门主任和记者们的热情让我感觉很轻松,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实习登记的过程有点麻烦,而且了遭遇了几次“闭门羹”。一直带我跑上跑下所谓的熟人是晓玉姐姐,她在大江周刊任职,人缘很好,和很多人都能打上招呼,是一个非常真诚、善待朋友的人。 电话联系晓玉姐时,从她声音中就可以听出她的随和和热忱,而搞笑的是一开始我俩似乎一直在那相互说客套话,有点拘谨。虽然是第一次联系,但她的真诚和热情让我非常感动,毕竟她是在帮一个与她素未蒙面的人呀。见面后,她的行动也令我折服,带我拿着学院实习介绍信一会找这个主任,一会找那个干事、一会找那个科长……整整一下午都在为我实习的事情奔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感谢她,感谢那些帮我们的人。 由于人事处办理实习生手续的人不在,晓玉姐就带我先去实习所在部门,和主任记者通通气,让我好好向他们学习,多多争取发稿的实践机会。在妥善安排好一切之后,晓玉姐叮嘱我早上赶过来要记得去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