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动物学报  47     (6)  : 677 ~683 , 2001 
 A cta Zoologica  S inica         
       草鱼干扰素的体外诱生及其组织细胞的来源 
                                    邵健忠 项黎新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杭州 310012) 
    摘  要  草鱼九种组织干扰素 ( IFN)      体外诱生试验结果表明 ,      从头肾、脾脏、外周血和胸腺组织中均能诱生出 
    IFN 。进一步对四种组织的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 IFN 诱导 ,            证实 IFN  由其中的白细胞所合成。理化性质、中和 
    试验、DotEL ISA 和 Westernblot 等研究表明 , 体外诱生的白细胞 IFN 与体内诱生的血清 IFN 是同一种物质。在 
    此基础上 ,  又对白细胞组分进行分离和 IFN 诱导 ,        并结合免疫荧光标记技术 ,       证实 IFN  由白细胞中的淋巴细胞 
    所合成。进而采用灭活增殖细胞法 ,          对 T 、B 淋巴细胞进行了功能性分离和 IFN 诱导 ,        初步证实了 T 淋巴细胞 
    是草鱼产生 IFN 的主要白细胞。 
    关键词  草鱼  干扰素  体外诱生  组织来源  形成细胞 
  干扰素 ( interferon ,   IFN ) 是一种具有抗病           在开展了草鱼 ( Ctenopharyn godon   idell us) IFN 体 
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的细胞因子 ,                 目前在       内诱生及分离纯化等研究的基础上 ( 邵健忠等 , 
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中已有较深入研究 ( Sidney               et    1998 ; 1999 ;  2000 ; 2001)  , 进一步开展了其体外 
al .  , 1981 ; 侯云德 ,  1990)  。近年来 , 随着鱼类病      诱生和组织细胞来源研究 ,          本文报道该研究结果。 
害及其防治问题的日益突出 ,           鱼类免疫学研究备受 
                                               1  材料和方法 
关注。鱼类 IFN  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因子 ,               有希 
望为鱼类病害防治开辟新的途径 ,             因此其研究正日           11  实验材料来源 
益受到重视。60 年代以来 ,          国内外学者已陆续在                 1~2 龄草鱼 500 余尾 ,    鱼体长 15~25 cm ,   体 
鲦鱼、虹鳟、大马哈鱼、草鱼和鲫鱼等鱼类中发现                         重 35~270  g , 购自杭州市水产研究所 ;         草鱼吻端 
了 IFN   ( Gravell et al .  , 1965 ; Beasley et al .  , 组织细胞株 ZC7901  引自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1966 ;  Oie  et  al .  ,  1971 ;  DeKinkelin et  al .  ,  1973 ; 用含 10 %胎牛血清 ( FCS) 的 TC199 培养液培 
Graham  et al .  ,  1990 ; RogelGaillard et al .  ,  1993 ; 养。草鱼出血病病毒 GCHV 由作者分离,       在 
Pinto et  al .  ,  1993)  , 并对其部分理化和生物学性       ZC7901 细胞上增殖传代 ,      按 ReedMuench 法测定 
质进行了研究 ( Tamai      et al .  ,  1993 ; Murakami et 滴度 TCID50  。 
al .  , 1995 ; Leong  et  al .  , 1998 ; 邵健忠等 , 2001)  。 12  草鱼 IFN 的体外诱生试验 
但与人类和高等脊椎动物相比较 ,              鱼类 IFN  的研       12 1  不同组织产生 IFN  能力的测定  无菌条件 
究仍相对薄弱 ,      许多基本问题 ,     如组织细胞来源等            下取外周血、头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