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归有光的女性侧写.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归有光的女性侧写

淺談歸有光的女性側寫 ──以《項籍軒志》、《葬寒花志》及 《先妣事略》《世美堂後記》為例 指導教授:陳慶元 撰寫學生:亷千儀 目錄 壹 、緒論 2 貳、明時代背景 一、明代禮教之於女性?──母德、婦德 2 二、明代婦女之於士人?──經濟支柱 4 參、歸有光 一、仕途7 二、家庭 7 肆、歸有光文學裡的女性比較 一、 <項籍軒志>──祖母、母親對照魏孺人 10 二、 <寒花葬志>──婢女寒花對照魏孺人 11 三、<世美後堂記>──王氏與魏氏比較 12 伍、結論 13 陸、參考資料 14 1 壹、 緒論 會開始著手寫這篇論文,實是被歸有光的<項脊軒志>給感動了,一句庭 中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說的是歲月滄桑、一回首人事非,說的是十年生死 兩茫茫,於妻子的情愛早已隨時間流逝,所思不過枉然。 自高中到大學,課本題解總是解析歸有光之重情,卻彷彿無人發現其對祖 母、母親及對妻子魏氏,寫作的方式不同、感情層次之不同,我們從<項脊軒 志>看到的何止是歸有光平淡樸實的文筆呢?有太多無奈與悲涼是溢於言表 的;十年前雖居陋室也 「揚眉瞬目」、對未來燦爛光明的想像,十年後只轉化為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植,今已亭亭如蓋矣」如嘆息般的鏡頭滯留 ,如 何不感嘆? 於此我深感歸有光愛妻之情,可尋遍資料卻不見歸有光為魏孺人獨立篇 章 ,連婢女寒花 、王孺人都各得了<寒花葬志>及<世美後堂記> ,兒女離世 各領一篇 (歸有光死時,第三任妻子費孺人尚健在),何謂獨獨不見魏氏?若說 歸有光不喜魏氏也不合理,若真心恨怨一人難道會處處寫及此人,一顰一笑皆 栩栩如生嗎? 為查明,敘寫此文,到底歸有光寫<項脊軒志>、<寒花葬志>之價值為 何?是否也與上述提問有關?此為本論文之目的。 貳、 明時代背景 歸有光之文常被喻為明代小品文之表率,其文字句入情、常言生活小事, 1 有 「無意中感人,而歡愉慘測之思,溢於言語之外」的效果,尤其在夫妻家庭 之間的描寫由為人所稱頌,不過在當代,此類敘寫家庭中事(尤其是寫母系親 屬、祖母、母親、妻女)的篇章(尤其是祝壽文、墓誌銘)並不少見,可見歸 有光以此取材跟時代背景有不少關係,以下簡述明代環境對女性的價值觀及文 學發展 : 一、 明代禮教之於女性?──母德、婦德 儒學至明代近乎宗教性質,除了政治意味濃厚的廟寺制度和傳統的祖先崇 拜外,學者個人的修養、靜坐涵養的操持、講學之類的社交活動等行為確實讓 1 取自王錫爵:《歸公墓誌銘》。 2 2 理學家蒙上一股神祕的宗教性 ,歸有光嚴格來說雖不算是當代理學家,卻不得 不受時代潮流影響,其追求樸實自然的寫作風格、講學活動等皆可觀之。 然而禮教上對士人要求了本心、境界的提升,於女性上是否有更多的要求 呢?答案是有的,主要是在婦德、母德的標準形象 ,明代留下許多文人為女性 所撰之壽敘、墓誌銘可作為考證。 於母德上,主要是以孟母為範本。主要是在 「教育子女」的形象上有所標 準,以下分別簡述:  啟蒙的角色 雖在學習上似乎孩子與父親會有更直接的關聯,不過在啟蒙、督誡、訓勉 上仍是以母親為重要角色。尤其當時的家庭婚姻情況,妻子死後,男人續絃是 維繫家庭正常運作的常見手法,丈夫死後,妻子是不得有第二春的,需繼承丈 夫遺志、肩擔教育遺孤的重責大任。  愛而不失嚴的形象 如歸有光在<先妣事略>提及母親 「中夜覺寢,促有光頌《孝經》,即熟 讀,無一字齟齬,乃喜。」即可為例證 ;又如《女孝經》的母儀章也說到「夫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