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发展经济学重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姜磊发展经济学重点.ppt

课程结构 资本形成:源自于斯密,50年代早期发展经济学的核心观点。 二元经济模型:50年代和60年代 人力资本:60年代 金融发展:70年代 技术进步:50年代 环境与自然资本:60年代末和70年代 收入分配:50年代,尤其是60年代末期早期发展经济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后,被广泛关注 贫困和公平:70年代,2000年之后两次世界发展报告 制度:80年代 2000年美元价格:中国(2009年,2206);韩国(1973年,2376);日本(1960,7118);马来西亚(1984,2247;1981,2003);新加坡(1960,2251);泰国(2004,2305);巴西(1972,2305);墨西哥(1960,2554);南非(1960,2207)。 中国(1998,3117( 1990年国际元);1998,2322美元(2005年美元价格PPP);2009,6200美元( 2005年美元价格PPP ))。大致估算2009年人均gdp国际元=3117*6200/2322=8322。与按平价购买力的计算结果相似。 美国(1913年,5301;1950年,9561),37年增长1.8倍, 从1913年开始算,美国要达到8322国际元的年数为28年,即相当于美国1941年的水平。PPP方法。 2000年美元价格:美国1960年人均GDP是中国2009年人均GDP的6.39倍。假设美国某一年的人均GDP是2206美元,要达到14091美元,需要的年数是117年,即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相当于美国1843年的水平。这个结果似乎有问题,把增长速度改为1870-1950年的速度,80年增长倍数为9561/2445=3.91倍,需要的年数为109年。两种计算结果比较接近。考虑到美国在发展早期的平均增长速度会快一些,中国2009年的人均GDP可能相当于美国19世纪中后期的水平。 这表明,中国的发展水平仍然很低,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思考:联系二元经济模型、比较优势战略等,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3.2.2早期发展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唯资本论* 唯工业论* 唯计划论* 唯资本论 把物质资本的形成看做是发展中国家促进或阻碍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 代表性的理论,如纳克斯(Nurkse, R.)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尔逊(Nelson, R.)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缪尔达尔(Myrdal, C.)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莱宾斯坦(Leibenstein, H.)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等 唯工业论 把工业化看作是实现民族独立和把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唯一途径 代表性理论,如刘易斯(Lewis, W. A.)的“二元经济”理论、罗森斯坦—罗丹的“平衡增长”理论和赫希曼(Hirschman, A. O.)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 R.)的“贸易条件恶化”理论等等* 唯计划论 计划的理由。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的结构和功能都是非常不完善的,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价格具有刚性,金融市场是分裂的,因此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和正确地反映产品、劳务、资本和资源的真实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不干预,经济发展就会非常缓慢。 政府必须承担起资源配置的任务,所以计划化是加速资本积累、实现工业化的保证。 3.2.3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问题与反思 实践中的问题:奉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实行经济计划化和政府干预过多的国家在经济上遇到了困难,而那些经济比较开放、执行出口导向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却取得了更好的成绩,如东亚“四小龙”。 反对者:英国经济学家鲍尔认为在分析发展问题时,不应忽视价格机制的作用,不应忽视私人对刺激的经济反映,政府不应干预市场价格体系。维纳和哈伯勒则批评了进口替代和保护主义的政策。这些反对意见在60年代中期受到重视,导致70年代之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改为出口促进战略 反思:认识到经济计划化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和存在很多缺点,如对发展有了更宽泛的理解(收入分配、就业、贫困);强调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强调对外贸易的作用(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 ;对农业的偏见得到纠正。* 3.3.1新古典主义的复兴 20世纪70年代,由于早期发展经济学存在一些缺陷(忽视市场和贸易),指导现实失败,新古典经济学开始复兴,到80年代,已成为发展研究的主流。 新古典主义的中心观点是: 不发达的原因:不发达的结果来自于错误的政策和政府干预所导致的资源配置不当。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不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控制和掠夺,而是来自于其内部的腐败、繁琐的管制和缺乏经济刺激的结果。 政策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市场的魔力”和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资源配置,刺激经济发展 3.3.2

文档评论(0)

czy20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