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基础篇新版新人教版.docVIP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基础篇新版新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春酒基础篇新版新人教版

19.春酒基础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枸杞(qǐ) 健脾(pǐ) 迎神拜佛(fó) B.过瘾(yǐn) 薏仁(yì) 滴酒不沾(zhān) C.家醅(péi) 斟酒(zhēn) 煨炖大菜(wēi) D.甘醇(chún) 橄榄(1ǎn) 如法炮制(pào)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份量 衣襟 葡萄 酿酒 B.碗盏 划拳 门槛 挑剔 C.拘束 玻璃 荔枝 题醒 D.稀罕 蒸糕 两颊 筹谢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新概念这一方面,上海阳晨一马当先。 B.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所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C.一个人做生意被骗后,如法炮制再去诈骗他人,结果落入法网。 D.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从网络中产生或应用于网络交流的流行语言。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两个学校的领导希望社会能宽容这些未成年人,尽量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B.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标志性的中英两国文化人物,深受两国人民的爱戴。 C.我们熟悉的一些和过年相关的习俗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不免让人感慨年味儿的消失。 D.—个国家的繁荣,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文明素养的高低。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了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了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 ②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地来自过年的吃的方面;年的声音,则更多地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 ③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呢? ④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 ⑤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 A.③②①⑤④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②③⑤①④ 6.填空。 (1)《春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台湾作家,代表作品有《烟愁》《红纱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她的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朴实的生活 图景。 (2) 本文的一大主旨是_____________ ,“我”的_____________ ,母亲的_____________,乡人的_____________,在“春酒”“会酒”席上不断氤氲起来,弥漫成浓浓的人情民风之美。 参考答案 1.B A项,“脾”应读“pí”;C项,“醅”应读“pēi”;D项,“炮”应读“páo”。 2 B A项,“份”应写作“分”;C项,“题”应写作“提”;D项,“筹”应写作“酬”。 3.B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其本身就有“谈论”的意思,与后面的“谈论”重复,可改为“兴高采烈”。A项,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 C项,如法炮制: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D项,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A、C、D三项均使用正确。 4 C A项,表意不明,是“两个不同学校的领导”还是“学校的两个领导”,不明确;B项,语序不当,应为“是中英两国文化的标志性人物”;D项,一面对两面,可在“繁荣” 后加“与否”。 5 A通读供排句可知,③提出话题,②①进一步阐述,且②中的“年的味道”“年的声音”照应③,故②紧承③。由句①中的“再”字可判断①在②后。⑤④联系紧密,且④中的“两者”指代⑤中的“年味儿”“年声”。 6 (1)琦君橘子红了桂花雨(答作者的其他代表作亦可)中国农村社会 (2)思乡天真可爱善良能干淳朴厚道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