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主要特征
浅谈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主要特征 【摘 要】20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使中国竹笛彻底结束了数千年来扮演单一伴奏角色的历史,完全以主角的神采登上了国内乐坛,并且已风靡世界各地的舞台,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喜爱的极具艺术魅力的中国民族独奏乐器之一。
【关键词】竹笛艺术;发展;特征;作品创作
笛类吹管乐器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原始社会,先民用飞禽的肢骨制成骨笛、骨哨,在狩猎中用于模仿动物的声音,诱捕猎物或发出信号,如浙江河姆渡遗址发现的160余件骨哨,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1987年5月,在河南省舞阳县城北22公里处的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出土了一批骨笛。这一批骨笛长约20多厘米,上有数个音孔,呈土黄色,它们形制固定、制作规范、且具备音阶结构,至今仍可吹奏出旋律。经过碳14测定,这批骨笛有7500—8000年的历史。它们都可以看作是竹笛的祖先。
宋元以来,伴随着戏剧的发展、竹笛被广泛运用到各个地方剧种中,承担主奏或领奏的角色。竹笛作为我国最早出现的民族乐器之一,它在我国古代音乐史上记载了光辉的一页,但是,竹笛艺术魅力的真正挖掘和展现,还是近50年的事情。20世纪,中国竹笛艺术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阶段。1938年,中国民族器乐演奏家卫仲乐先生随“中国文化剧团”赴美国演出时,首次用中国竹笛独奏民间乐曲《鹧鸪飞》,并在美灌制了唱片;1949年建国至今,竹笛表演艺术共经历了以下的三个时期。
一、1949—1956年
这是我国专业竹笛独奏音乐的初始阶段。在这一阶段,出现了一批以冯子存,陆春龄、赵松庭、刘管乐为代表的竹笛演奏的开拓者,他们使竹笛由一种民间戏曲伴奏乐器变为现代舞台上的专业独奏乐器,由民间走向专业,他们是我国竹笛音乐的引路人,这几位竹笛界的前辈,长期生活在民间,有深厚的民间音乐功底,由于生活背景、地域的差异,形成了以他们为代表的南(陆、赵)、北(冯、刘)派演奏风格。这两种风格为以后竹笛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演奏技术上,北方以吐、滑、剁、花为主;南方以颤、赠、叠、打为主。当时的演奏,还没有涉及到很复杂的技巧。他们所演奏的曲目,大多是根据民间流传的戏曲曲牌或伴奏移植、改编而成的,具有鲜明的地方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真正创作意义的笛子独奏曲在这一阶段还鲜有出现。从教学上看,演奏家们都没经历过音乐学院的专业训练,他们所经历的都是民间“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以模仿为主。他们将丰富的生活阅历都融入到了演奏中,以情带声,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1956—1979年
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形式迅猛发展起来。以北派冯子存、刘管乐和南派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南北两大流派对中国竹笛的演奏技巧、演奏风格、形制革新与作品创作进行了全面的探索,从而将中国竹笛独奏艺术的发展全面推向了高峰。以赵松庭《早晨》的创作为标志,是我国竹笛音乐的大发展阶段。1956年11月,由中央群众艺术馆编的《民间器乐曲选》收录了赵松庭创作的笛子独奏曲《早晨》。可以说,《早晨》的创作,揭开了我国竹笛音乐新创作一页,它开始了我国竹笛音乐由单纯地演奏民间音乐转化为具有现代意义的演奏创作音乐阶段。该曲吸收了北派历、滑、吐、剁和飞指颤音等技法,3/4节拍及主音五声调式转换的运用,使乐曲很有新意。和它以前的民间竹笛独奏音乐相比,不论是在音乐形象、节奏节拍、强弱处理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创新。同一时期,还有刘管乐创作的《和平鸽》等曲目,1956年后,中国竹笛走向了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
在竹笛独奏音乐的创作中,单一的南、北派风格的笛曲已经逐渐被多风格、多地域的笛曲所代替,演奏家们根据各地不同的音乐风格,建立了一套具有不同地域特点的风格体系,并都有其代表作。而且一批以外国民间音乐为素材的音乐音素被广泛地运用到竹笛音乐中,同时也带来了演奏家技法上的丰富多采。
三、20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南北两大流派不同独奏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中叶,中国竹笛独奏艺术发展迅猛,形成了不同的演奏技巧、演奏风格、演奏作品,以及使用不同的中国竹笛形制的南北两大流派。所谓中国竹笛南方流派,即以赵松庭、陆春龄为代表的中国南方竹笛演奏家,以演奏“曲笛”为主,善于对气息进行巧妙控制,以及运用手指演奏技巧中的“颤”、“叠”、“增”、“打”等,将江南民间丝竹音乐、江浙一带地方戏曲音乐,和南方诸多民歌等加工、创编为中国竹笛独奏曲;其演奏风格委婉、秀丽,形成了中国竹笛南方流派独特的演奏艺术风格与群体演奏模式。所谓中国竹笛北方流派,即以冯子存、刘管乐为代表的中国北方竹笛演奏家,以演奏”梆笛”为主,熟练运用气息的缓急变化,以及运用“吐”、“滑”、“垛”、“花”、“抹”等演奏技巧,将内蒙、山西梆子、二人台等民间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ZEIA 014-2023 二手手机出口质量要求.pdf VIP
- 2025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含答案.pdf VIP
- 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pdf VIP
- 微机型母线保护分析与应用.pdf VIP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物体教案.doc VIP
- 学校EPC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VIP
- 典型事故五:内蒙古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8”爆炸事故.pdf VIP
- 2020款上汽通用别克君越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培训课件.pptx
- 陶艺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专题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