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盘锦市城区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措施
盘锦市城区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措施 摘要:美国白蛾是国际性检疫害虫,由于它具有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寄主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多年来在盘锦市城区开展了全面防治美国白蛾的工作,使盘锦市城区的美国白蛾得到了有效的防治,现总结一套美国白蛾的综合防治措施,为努力实现对美国白蛾的封锁扑灭目标做出贡献。
关键词:美国白蛾 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美国白蛾[Hlyphantria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美国白蛾原发生于北美,广泛地分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南部。分布范围在北纬19°至55°之间。在我国,与1979年首次在辽宁省丹东地区发现,1990年传入到盘锦市。
一、美国白蛾的危害1、危害严重。老熟幼虫有暴食性,有时3-4天时间内可将一棵树的叶子全部吃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周围农作物被蚕食,减产减收,甚至绝产,在泛滥的时间,大批幼虫还会爬进居民的院中寻找食物或化蛹,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2、繁殖力强。一只雌蛾平均一次产卵500-800粒,最多可达到2000多粒,而且卵的孵化率也很高,一般在95%以上。依照这些基础数字,按发生量的有效基数公式计算,越冬代一般可比原基数增殖20-25倍,第二代要比第一代原基数增殖30-35倍,每一年要比头一年的原基数增殖800倍左右。因此,只要残留下几头白蛾,经过1-2年的繁殖,很快就泛滥成灾。
3、适生区域广、传播途径广。从北纬20°到50°都适合生存,能耐40℃高温和-16℃低温,老熟幼虫15天不取食也不会死亡;由于其有很强的适应性,一只老熟幼虫和蛹可随寄主植物、交通工具、包装材料等进行远距离传播。
二、美国白蛾的寄主植物
美国白蛾是典型的杂食性害虫。美国白蛾能够危害300多种农林植物,在盘锦市主要喜食的树种有糖槭、法桐、白蜡、桑树、杨树、柳树、刺槐、臭椿、国槐、香椿、榆树、山楂、苹果、梨、桃、李、枣、葡萄等林木和果树;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向日葵、南瓜、葫芦、黄瓜、茄子、辣椒、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美国白蛾最喜食的有桑园、白腊、杨树等,而且一旦危害桑园,又不宜药物防治,因为药物会至桑园不作茧。
三、生物学特性
1、世代和生活史
美国白蛾在盘锦市一年发生两代,以蛹越冬。5月上、中旬蛹开始羽化出第一代成虫,5月末至6月初是羽化高峰期,羽化期一般延续到6月中旬结束。6月上旬是幼虫网幕始见期,6月下旬至7月初是田间网幕盛发期,7月中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蛹期延续到8月初结束。第二代成虫于7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末至8月初是成虫羽化高峰期。羽化期到8月中旬结束;幼虫始见期在8月初、8月下旬至9月初是田间网幕盛发期,9月中旬左右老熟幼虫开始化蛹,10月中旬化蛹结束。
但遇到夏季长期高温影响的特殊年份,有部分美国白蛾会出现不完全的第三代。
2、成虫期
成虫多在日落黄昏后羽化,这样可以避开天敌的捕食。成虫羽化时,蛹壳先从头胸部裂开,蛾子刚脱出蛹壳时,翅膀卷曲,然后爬向通风的地方,寻找直立物体栖息,过2个小时左右,双翅风干变硬,便陆续起飞。到达空中的蛾子沿着树冠外围飞翔约1个小时左右,开始接近树叶,最后停息在寄主植物的叶片上。第一代雌蛾多落在树冠的中下部,第二代雌蛾多落在树冠的中上部。此后,大部分雌蛾不再起飞直到在树叶上产卵。
成虫交尾一般需要11-16个小时,交尾结束1-2个小时后,雌蛾便开始在寄主的叶片背面产卵。
雌蛾寿命一般5-8天,雄蛾4-7天。一般第一代成虫寿命比第二代稍长。
3、卵期
交尾结束后,雌蛾在当天下午或次日即将产卵,产下的卵呈紧密单层排列,雌蛾一般只产一块卵,大部分卵是一次产下的,一般是将卵产在平行的主叶脉间,产卵量200-2000粒不等,多数为500-800粒,卵粒借雌蛾的分泌物牢固地附在叶子背面。
卵的孵化与温度蛾关系非常密切,在15-35℃范围内,温度越高,卵的发育越快。一般卵的孵化率在97%以上。第一代卵一般要经过10-20天才能孵化;第二代卵经过7-10天孵化,温度越高卵的孵化期越短。
4、幼虫期
幼虫孵化多在清晨和上午,,孵化之前,在卵内,幼虫的头部逐渐变为褐色。小幼虫先将卵壳咬破,然后脱壳而出,并有取食卵壳的习性,过一段时间开始爬动,并在卵壳周围吐丝结网,不久开始取食叶肉,最初缀叶一片,以后逐渐增多,将越来越多的新叶网在网幕中。幼虫在1-2龄期间只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呈透明纱窗状。3龄幼虫可将叶片咬透。4龄幼虫开始啃食叶缘,造成边缘缺刻。5-7龄幼虫将整个叶子连同叶脉一起吃光,只留下叶柄。幼虫4龄前一直生活在网幕中,4龄末5龄初开始离开网幕分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