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题组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docVIP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题组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题组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

新课程理念下构建题组教学法的实践与认识 ? 新的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新的教科书,更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式。在接受省市区的多次培训后,我领会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切实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我们教学中的首要任务。因此,笔者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构建和实践了“题组教学法模式”。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本文就什么是题组教学?如何实现和利用这种模式?它对数学教学的改变有何积极影响? 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与认识。 1.什么是题组教学 ?所谓题组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有效的设计几组变式问题,将有关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数学思想溶于其中来组织教学,并且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除了解决单个的数学问题外,通过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了解,问题规律的掌握,知识技能的巩固,思维的拓展与迁移等目的。这种题组并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解决能启示一种客观规律,能引导与启发学生掌握这种规律。这就是题组教学法的涵义。 ? 2. “题组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及操作程序 ??? 我们针对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炼,创设了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变式问题——概括反思问题——迁移创新问题”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反思——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主动探究,合作研究”的题组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变式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总结,应用提高”的基本流程。 3.题组教学法的案例展示 3.1在知识形成的难点处设计题组 教学内容的“难点”常常是学生认知矛盾上的“焦点”。在“焦点”处设计题组,能激发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思维。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化解难点;有利于教学过程顺畅有效的进行。 在知识难点的教学中,精心设计铺垫性题组。加强学生学习新知识时知识、思维上的铺垫,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找准新旧知识的认知结点,让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知识结构来理解新知识,同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有效迁移。 案例1: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值问题(难点) (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例1:求二次函数 的单调区间。 (主动参与,自主探究) 变1:当 时,求二次函数 的最值; 变2:当 时,求二次函数 的最值; 变3:当 时,求 的最值; (变式学习,交流互动) 变4:当 时,求 的最值; 变5:当 时,求二次函数的最值; 变 6:已知 ,函数 有最小值3,求 的范围。 (反思总结,应用提高) (1)确定函数的单调区间; (2)观察所给的区间是否跨越图象的对称轴; (3)比较所给区间端点和对称轴处的函数值的大小; 上述题组,通过搭建合适的“脚手架”,使学生能“跳一跳,够得到”。问题的解决不需要特殊的技艺,复杂的方法。学生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拾级而上,并不感到是沉重的负担,由此感受到求知过程中的兴奋,体验到问题被解决,自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满足感,难点在逐层递进中化为了无形,顺利实现二次函数在“定图像,定区间”到“定图像,动区间”,再到“动图像,动区间”的知识升级与迁移。 3.2在概念理解的“模糊处”设计题组 ???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也成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在概念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存在着概念不清、失真,混淆概念等现象,要使学生弄清楚概念内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正确形成、掌握数学概念。就必须要对这些模糊点予以辨澄,而设计恰当的问题题组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案例2: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问题 例1: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顶点在 轴上,则 ??? ( 的值可由△=0解得) 变1: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在 轴上,则 =________ (a的取值在△=0的基础上应考虑 ) 变 2:二次函数的图象在 轴上方, 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 的取值范围可由 解得) 变3:函数的图象在 轴上方,则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 的取值范围在 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验证 时的情况) 总结 反思:结论的变化是由题组条件的变化而引起。例1与变1的变化在于二次项系数等于0时与 是否有相关性;变2与变3的变化在于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区别。 ???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有一个过程,对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不到位,解题时往往错误较多,有的错误是常见的,也是可以预见的,学生通常必须经过几次挫折才能掌握。如果老师在教学时,能选用适当的题组进行教学。那么,学

文档评论(0)

ipad0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