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和其性格悲剧
论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对其和其性格悲剧 摘 要:本文中笔者就维特自杀事件进行思考,分析了维特自身精神特质,和其死因的社会和性格的因素。
关键词:维特 精神特质 性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205-01
1772年的一个冬天。午夜十二点,一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德国青年饮弹自尽。他身着青衣黄裤,为爱殉身。这就是青年时代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维特。此书一出,得到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热捧,恩格斯也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伟大的德国诗人”、“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同时《维特》也遭到了封建教会的封禁。当时甚至有很多青年选择以维特的方式自杀。维特之死成为了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符号。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维特?维特之死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何关系?
我认为,维特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精神特质,而理想的受阻和恋爱的失败只是其自杀的诱因。
很多人认为维特的自杀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黑暗,维特并不是因为失恋而死,而是因为社会理想不能实现,因为德国社会的腐朽压抑窒息而死。这种说法有其根据。维特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呢?恩格斯曾生动地描述过当时的德国社会,“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甚至连德国最优秀最坚强的思想家都对自己祖国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1]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维特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他看到“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与善良淳朴的下层劳动人民相比,“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2]在这种社会现实中,饱受压抑的维特觉得理想不能实现,人生已无意义,于是选择了自杀。
我不能苟同这一看法。尽管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认为,“小说家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提示的还要多。”[3]恩格斯也说:“建立在革命广场上的断头台,无非是维特的手枪之可怜的摹制品罢了。”但我认为这部小说并非歌德为了鞭笞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作,至少社会意义只是这本小说的一个引申义。因为这本小说实际上是歌德年轻时的生活的写照。歌德在谈到自己这部作品时曾说:“使我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可见,这部小说的创作原动机是表现青年作者的感情苦闷而已,而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当时大众的感情共鸣。当然从文学史角度讲,《维特》的揭示社会现实的作用是不能磨灭的。
但很明显,受到社会不公的打击就会选择死亡的情况,只在维特的身上出现了。当时的青年基本上都面临着同样的现实问题,但选择自杀者寥寥无几。难道与维特同时代的歌德不是同样遭受着理想爱情双重的打击吗?可是与自己的镜像维特不同,歌德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因为他有着坚毅的性格和坚定的理想,这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印证。之所以维特在面对社会的黑暗和理想的破灭时会感到绝望,显然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何况,维特之所以会投身于社会工作,只不过是为了逃离瓦尔海姆的感情纠葛。因此认为,社会理想破灭导致自杀之说实不可取。
那么既然维特的死因并不是理想的破灭,那么从小说文本中能找到的另一个原因就只有为爱情而死了。这是不假的,我觉得维特的确是殉情而死,而非其他什么原因。殉情而死这条原因更为直接,更为合理,也更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可是我认为,维特的爱情并未失败。他其实得到了绿蒂的爱情,而并非单相思。但维特所渴望的是单独占有绿蒂的爱情,并永远与绿蒂相爱。这与他的精神特质有关。而阿尔伯特和绿蒂的婚姻关系与绿蒂的拒绝严重破坏了他的“理想”。他因此殉情而死,而实际上是他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死路。因此,可以说维特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自己爱情理想的破灭,更深维度上来看则是他单纯的性格与自恋自欺的心理特质造成的恶果。
维特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可以说,维特是一个天性单纯,热爱自然,追求完美,却又多愁善感,自恋自欺,愤世嫉俗的年轻人。而最致命的就是他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思想过于单纯和理想化,就像一个孩子,总是希望世界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来改造。而这是不可能的。他行为极端,在和阿尔伯特关于自杀问题的讨论中说:“在这混乱的,互相矛盾的力的迷津中,大自然也找不到出路,人就唯有一死。”面对和自己处境相似的杀人犯,他竟精神失常的说:“你没有救了,不幸的朋友!我明白,咱们都没有救了!”可见他对自杀早已做好准备。维特还带有一点病态(感伤主义作祟)。“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刚到瓦尔海姆时.他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把人生当作可厌恶的负担。”[4]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个人能很容易地理解另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