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症状评估9.25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热症状评估9.25课件

发热的症状评估 一、发热概述 机体反应性 年老体弱者:常无寒战、高热,表现为低热甚至不发热。 (3)体温下降期 骤降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迅速降至正常,有时可低于正常,常伴有大汗; 渐降型:体温于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 (三)重视发热的伴随症状 具有定位意义的伴发的局部症状,以确定病变所在。 伴有昏迷常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伴有寒战的高热见于疟疾、败血症等; 伴有咳嗽、咯痰…… (四)重视流行病学资料 患者来自的地区、年龄、性别、职业、发病季节、旅游史等;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史 (五)体查 1、面容 2、皮肤特征 3、淋巴结肿大 4、脾肿大 5、发热伴有胸部体征 6、肌肉与关节 (六)辅助检查 1、三大常规 2、血沉 3、血清学检查 4、血培养(骨髓培养) 5、影像学检查 (七)中医的辩证思路 外感发热 内伤发热 1、外感发热 机体因外感邪毒所致的急性发热综合征,以体温升高、恶寒、或伴有口渴、脉数等,见于温病、伤寒的发病过程。 外感六淫或疫毒之气:以温邪、风寒之邪和疫毒之气为主。邪毒外侵,正邪相交,阴阳失调,导致热盛急侯。 2、区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辨识病在卫气营血 分清轻中重 (1)区分外感发热与内伤发热 外感:发病急,病程短,多有传变,热无休止而热势重,有外感疫毒、风寒、邪热的病史,可兼见其它外感症状; 内伤:起病缓,病程较长,热度可高或不高而多间歇,多起于其它病之后,必见其它内伤证候。 (2)抓主症以定病位 卫分证 卫气同病 气分证 气营(血)两燔 营分证 血分证 (3)分级 轻---38.9°C以下,发病初起,全身症状轻,热势虽高,但其病在表,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中----39-39.9°C,全身症状显著,辅助检查多见明显异常; 重----40°C以上,出现痉、厥、闭、脱、危证,辅助检查显著异常。 (4)病情观察 ?要注意病程的长短 外感发热病人久治不愈,或发散太过,日久伤津,外邪入内,可发展为内伤发热。 ?要注意恶寒的轻重。“有一份恶寒,就有一份表证”,通过恶寒的轻重判断表证是否解除。 ?定时测量并记录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通过体温曲线观察热型、热势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脉搏次数与发热成正比,体温每升高1°C,脉搏每分钟提高10次,注意体温升高与脉搏是否一致。 ④要注意舌苔的变化。外感发热患者的舌质多红或淡红,苔多薄白或薄黄;舌苔由白转黄提示病势继续发展,由黄转白则提示疾病逐渐消退,趋于好转。 ⑤要注意汗出的多少及二便情况,以评估患者退热、水液平衡情况。 三、处理原则 (一)对一般发热不急于解热 不过高、不太持续又不至于有多大危害者 最根本、最关键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二)特殊情况应及时解热 1、体温过高 2、恶性肿瘤患者 3、心肌梗死或心肌劳损者 (三)加强对高热病人的护理 1、退热的方法 热敷或是冰敷? 冷毛巾湿敷? 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 (1)中药擦浴 组方是柴胡、青蒿两味中药,用之煎水进行中药擦浴;柴胡有解表作用,青蒿有祛湿退热之功。 方法 把煎好的中药汤剂倒在治疗腕内,室温下放置到大约40度,用小毛巾浸湿中药后拧干进行擦浴; 擦拭部位:颈动脉搏动处、腋窝、上肢、掌心、腹股沟、腘窝、下肢、足心、脊背等; 擦拭时间和次数以局部皮肤发红为度,并根据病人情况酌情加减。 中药擦浴 中药擦浴方法也可教家属回家后进行,若家中没有中药,可用温热的水代替; 擦拭过程中注意保暖,防止外邪再次入侵。擦浴后以盖被休息为宜,以助退热。 中药洗浴 在柴胡+青蒿组方的基础上,加疏风解表之薄荷、荆芥,夏季偏重暑湿者加香薷,煎水进行淋浴,遇大血管处反复擦拭数遍,浴室保持恒温,淋浴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复感外邪。 (3)沐足 药液组方:自拟经验方 羌活30 桂枝30 藿香30灵仙30 生姜30 原理:使用温热及药物开窍腠理,发汗去邪。 方法:把中药粉剂放入沐足器中,加开水使药物充分溶解,再加冷水适量。协助病人将双足放入沐足器中,使水面高于踝部,双脚可以来回搓洗,浸泡30分钟。嘱病人卧床,注意保暖。 其它的退热方法 ①中药灌肠 ②中药退热栓 ③刮痧 2、饮食指导 充分补充液体 充足的易消化食物 (1)多喝水 清代名医叶天士言“留得一份津液,便有一份生机”! 嘱咐病人多喝水,喝水的意义在于补充津液以退热,不喝水,徒药一碗,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其热不退。 饮食护理 为了使患者口感舒适和补充营养成分,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白粥水、米汤、淡糖水、竹蔗茅根水、淡盐水、鲜榨橙汁(雪梨汁)、玉米(连须带衣)加胡萝卜、马蹄、瘦肉煲汤等, 饮食护理 以上水分一般都以暖饮为宜,若凉饮则冰伏闭热,煮好的水分摊凉至温暖饮用,榨出的果汁用容器装好放在开水中或微波炉中加温后饮用,夏季的外感发热多挟湿挟暑,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