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二.ppt

  1. 1、本文档共1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接本精讲二

2、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形式(了解) (1)量变的两种基本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一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变化。 (2)质变的两种形式: 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a)?阶段性部分质变 b)?局部性部分质变 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1、肯定与否定 2、辨证否定观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 2、辨证否定观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2、辨证否定观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 一、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了解)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路线是根本对立的。 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外部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主张认识的产生、发展是从客观事物到主观感觉和思维的过程,坚持反映论。 唯心主义则认为,认识产生发展的过程是从主观思维和感觉到客观事物,主张先验论。 二、实践(理解) 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孤立的、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忽略了实践的社会性和能动性。 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纯主观的、精神的活动,否认实践的客观物质性。 注意:经验论和唯理论及其片面性 唯理论与经验论 批判: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 案例1 九方皋相马(伯乐、秦穆公) 案例2 丁玲想象成仿吾 3、真理和人的人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 (1)人类认识能力,按其本性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这是认识能力的至上性。 (2)每一代人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限度的认识,这是人的认识能力的非至上性。 (3)这个矛盾要在人类认识的无限发展中去解决。 (4)既然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作为认识结果的真理,也只能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真理的具体性包含以下内容: 1.真理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离开具体条件和范围,抽象谈论某一判断是否是真理,是没有意义的,以致转化为谬误。 2.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发展过程,不能静止地看待,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抽象真理。 3.真理是全面的。客观事物存在多种规定,作为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正确反映的真理也是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把真理的某一方面规定孤立、抽象出来(断章取义),加以夸大,它就会丧失真理而转化为谬误。 真理的具体性案例 古代沧州临河寺院打捞落水石兽 理论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 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 小故事:山神庙咏雪 商人:大雪纷纷坠地 秀才:都是皇家瑞气 地主:再下三年何妨 农民: 放你娘的臭屁 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 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标准 五、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 科学技术的历史作用 第一,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第二,科技革命推动生活方式变革。 第三,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变革。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同时也增强了人类破坏自然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全球问题”。 唯心史观--唯意志论 唯心史观--宿命论 群众史观的朴素萌芽 群众史观 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 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 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即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 所谓历史分析方法是指要把历史人物置于他所处的历史时代去认识和评价,不能苛求古人。 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就是要把历史人物放到他所属的阶级中去考察,即要对历史人物的阶级归属做出一般分析,又要通过特定历史阶段的阶级关系对历史人物的特殊性格和特殊表现做出具体的说明。 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人性是具体的 人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的人。没有抽象的人性。 抽象人性论 人性是历史的 人性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没有永恒的人性。 永恒人性论 人性不同根源于社会关系的差异 阶级社会中人性具有阶级性 社会分裂为阶级,人的本质就带有阶级性。 4、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 (1)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开始(理解) 社会主义五大基本特征(P33) (2)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了解) 人的自由发展是以自由时间为前提的,共产主义社会最终消除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的对立,(劳动不再仅仅是谋生的需要,而成为乐生的第一需要),是人具有充分自由时间的社会形态,它能够使人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孔繁森在阿里 焦裕禄 * * 练 习 1.“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olingdao1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