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土壤资源与利用-1 土壤形成、分类、分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1、分类特点 1)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 诊断层 诊断特性 36.4% 直接引用美国系统分类的 31.0% 27.2% 引进概念修订补充 32.8% 36.4% 新提出 36.2% 2)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 尽可能采用国际上已经成熟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土壤分类各级单元的划分按谱系式分类的方法,与ST、FAO/UNESCO图例单元对应 采用连续命名(比较了拼缀命名,代号命名法) 3)充分注意我国特色 人为土壤:古老农业国,土壤类型多,占世界1/4水稻土最具特色 200多万km2季风亚热带土壤,强淋溶和弱风化特点 西北内陆干旱土特别丰富,是世界干旱土分类研究的天然标本库 青藏高原的类似极地又不同于极地的土壤 2、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划分 1)诊断层(33个) 诊断表层(11个) 诊断表下层(20个) 其它诊断层(2个) 盐积层 含硫层 2)诊断特性(25个) 3、土壤分类原则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共分7级,即: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变种 前4级为高级分类级别,主要供中、小比例尺土壤制图确定制图单元用,后3级为基层分类级别,主要供大比例尺制图用 4、高级单元分类方案 14 个土纲 39 个亚纲 141 个土类 * * * * * * * * * 石灰岩 发育的石灰土 * * * * * * * * * * * * * * * * * 土壤分类的基本概念和要求 土壤分类(Soil classification) : 建立一个符合逻辑的多级系统,每一个级别中可包括一定数量的土壤类型,从中容易查寻各种土壤类型,将有共性的土壤划分为同一类。即根据土壤性质和特征对土壤进行分门别类。 土壤分类学(Soil Taxonomy) : 研究和描述土壤和它们之间的差别,探讨这种差别的因果关系,并运用所掌握的资料去建立某个土壤分类系统的学科。 土壤分类工作的基本步骤 类别的区分: 按土壤类型的特征(指标)区分土壤,这是土壤分类最基本的工作。 概括和归类:对相似的土壤根据土壤主要特征(指标)进行比较、归纳,使在不同分类级上作为分类的指标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即根据相似性归类。 分级编排:根据土壤特性分级编排,构成了多级分类单元,从低级到高级单元,土壤性质差别变大。 命名:给一个具体土壤类别一个合适的名称。目前各国土壤的命名方法仍有很大的差别。 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 土壤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一切土壤性状的获得,各种不同土壤性状的差别,都与土壤的形成演化有关,因此土壤分类应以土壤发生学理论为基础。但土壤分类必须根据土壤特性进行,不能根据成土条件的差别和推断的成土过程来分类。 土壤分类的依据 分析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和作用; 研究成土过程的特性特征; 研究土壤属性的差别,土壤属性是土壤分类的最终依据。 土壤分类的要求 土壤分类应采用多级分类制,如: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为七级制分类系统: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和土种、亚种 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为六级分类系统: 土纲、亚纲、大土类、亚类、土族和土系 各分类级上各个分类单元应有明确的定义,定义是从土壤分类中归纳起来的。 土壤分类的要求 区分土壤类型的标准是土壤属性,而且这些属性是可以观察测定的。 在进行土壤归类时,由低级至高级呈“宝塔”状。 土壤分类是土壤这个大家庭的统一体系,因此每一个土壤都可在该系统中有一个位置,而且只有一个位置。 土壤分类 土壤发生分类: 中心概念,无明确边界 定量系统分类:定量指标 一、现行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首次方案 1992,修订方案 1995 1、七级分类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土属、土种、亚种 高级分类单元 基层分类单元 中国土壤分类系统 2、特点 高级分类单元反映土壤发生分布规律,土类之间主要是发生学上的差异 基层分类单元主要考虑土壤生产利用方面的差异,为开发利用管理提供依据。 3、现行1992年分类(首次方案) 12 个土纲 铁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干旱土、漠土、初育土、半水成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高山土 61 个土类 土纲:是对某些有共性的土类的概括和归纳。反映了土壤不同发育阶段中,土壤物质移动累积所引起的重大属性的差异。 如:铁铝土是在湿热条件下,在脱硅富铁铝化过程中产生的粘土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十五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docx VIP
- 2025高考数学专项讲义第06讲几何法求空间角与空间距离(学生版+解析).docx VIP
- 2025年执业药师承诺书.pdf VIP
-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到梨花屯去》含答案.docx VIP
- (高清版)-B-T 2651-2023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横向拉伸试验.pdf VIP
- 2025年无人机驾驶员实操考核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中国偶像产业迭代研究报告-(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评(一)历史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docx VIP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材分析.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